本报讯(记者李新和)为明确今后三年全市民政行业脱贫攻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指导推动脱贫工作实践,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近日,市民政局印发了《市民政行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质量;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攻坚重点;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坚持长短结合,巩固脱贫成果。
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对无法实现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的特殊贫困群众全面实现基本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更加健全,困境儿童保障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面落实,积极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功能,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民政民生服务保障设施不断完善,兜底能力和兜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更加广泛,农村基层组织得到强化,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民政部门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2018年,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480元,实现“两线合一”,农村分散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年标准为4530元;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低保贫困户和特困贫困户实行政策兜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中的因病致贫人口全面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对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的人员,分别落实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积极争取上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促进了全市农村敬老院、福利机构综合实力的提升,全面提高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等承担贫困人口服务任务的基层服务设施体系建设。2019年至2020年,落实省定农村低保标准每年提高6%左右的增长幅度,确保每年农村低保标准线高于扶贫线,稳定实现“两线合一”等目标。
主要任务是以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群体为重点,实施以基本生活保障、照料护理、康复服务、医疗救助为主体,慈善帮扶、社工关爱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综合性救助保障措施。一是做好农村低保、特困提标自然增长工作。二是对符合条件的特定贫困群体应保尽保。三是强化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和服务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五是发挥社会力量关爱支持作用。六是聚焦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七是完善农村基层服务设施体系。八是协同开展扶贫助残行动。九是配合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和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十是扎实做好对口帮扶村脱贫攻坚工作。
《计划》强调,市民政局成立民政行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全市民政行业脱贫攻坚工作。县级民政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为如期完成民政行业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加强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完善认定办法,严格低保审核审批程序,强化低保信息公开公示,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断提高兜底脱贫对象认定的精准度。要坚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宗旨,集中精力办大事,持续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行业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要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民政行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到位,各项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要在全市民政系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等违规违纪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