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胡同令全世界游客向往,可看不懂门道怎么办?东城区景山街道在胡同里设置铭牌,写上简介,加上二维码,把胡同的历史、发生在胡同里的名人故事等全“装”进去。游客一扫二维码,有声有影,胡同变成了立体博物馆。
(据《北京日报》)
古香古色的老北京胡同,是广大游客向往的地方,每一个胡同都有着历史沉淀的故事,不仅承载着当地风土人情,而且也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历史文脉。讲好这些胡同的老故事,不仅是满足游客的需求,也是在宣讲城市的进化史,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北京市胡同游服务规范的提出,更有助于老胡同焕发新生机。
老胡同需要治理与修缮,而为其标配上二维码“导游”无疑值得点赞。据悉,北京东城区景山街道三眼井胡同片区,在胡同口、胡同中间部位的墙上,安装铭牌,加上链接导览信息的二维码,“讲解”胡同历史——名称由来、发展演变、胡同里名人故居中发生的历史故事等。而且,景山街道73条胡同、6条主要大街未来都将装上二维码“导游”。
从现实来看,胡同二维码“导游”具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有助于游客更方便地了解胡同,借助扫描二维码,就能让游客以语音、文字、视频、照片资料等方式进行“游览”,无疑方便至极;二是有助于减少一些“野史”对游客的干扰,从而让游客接收到正宗的胡同历史文化;三是有助于讲好城市故事,做好文化传播,更好地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同时,诚如景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想通过二维码的形式,把景山地区打造成一个实体博物馆”。其实,这样的目标并非难以实现。一方面借助对主要大街和背街小巷开展的集中整治和提升,切实让老胡同环境美起来、生活静下来、文化显出来;另一方面借助二维码这样的科技手段,并辅之以有效的运维,活生生的实体博物馆就能构建起来。
胡同是历史文脉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更应该注重对这些老胡同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而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为老街道、老建筑、老胡同开发再利用提供了可能。以二维码为例,一方面是方便、快捷且人人可接受,一扫即可,方便至极;另一方面被赋予与景点相关知识链接,这些随处可见的二维码,就相当于流动的“导游”。
当然,让胡同二维码“导游”真正名副其实,关键是背后的故事与知识出彩动人。据悉,景山街道正在积极筹建由居民、专家学者等共同组成的顾问团,这势必会让二维码背后的老胡同故事更有味儿。于此,二维码不仅是一个技术手段,也是做靓城市名片的载体,值得借鉴与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