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时间的长短和休闲生活的质量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当下,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社交和娱乐的时间被压缩。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虽然休闲方式更多样,但休闲时间往往不充足。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3%的受访者平均每天的休闲时间在2小时以下,受访者认为工作、学习压力大是影响休闲放松的最大因素,56.3%的受访者希望休闲时间更均衡、更充分、更自由。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菏泽新志:单位有单位的压力,职工有职工的压力,全额奖金和足量休闲就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当两者加以取舍时,很多人当然宁愿舍弃休闲时间了。因为休闲时间今天被缩水了,明天还可以补偿,而工作没了,再找就很难了,这是现代人的苦恼。假如领导说一句:“都回家吧,工资照发!”估计单位马上就没人了……
@刚柔v:要学会挤时间和用时间。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时间长,没有了从容休闲娱乐的时间,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只要我们有心,提高工作效率,挤出时间,完全可以忙里偷闲。同时,要学会用时间,周密合理地安排有限假期,优化娱乐休闲形式。要获得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就得有“钉子精神”。
@春州芳甸:休闲时间的长短和休闲生活的质量,由个人说了算。休闲方式多样,但是不是吃喝玩乐放纵自己。打球、骑车、踢毽子等运动项目又放松自己又健身,何乐而不为呢?不要埋怨娱乐时间被压缩,关键看自己选择怎样的娱乐方式。
@露丝独特:适当增加居民休闲时间需要多方合力解决。政府应该重点保障现有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推动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有效落实,对影响公民休闲权利的行为进行干预和纠正。
@小仵的天空1:休闲娱乐的时间长短很多时候自己做不了主,得看自己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单位的安排,但是休闲娱乐的品质和效果还是可以自己掌控的,可以选适合自己的项目全心投入,彻底放松,休息好了工作起来会更高效!
@贵贵的蒲公英:休闲生活不在于多,而在于质量,下班后少看手机多读书,或者锻炼半个小时就可以了。有质量的休闲生活远比浑浑噩噩虚度休闲时光要好得多。
@蒋珊如此多骄:应保障公众的休闲权利和休闲时间,希望可以缩短工作时间,小区增加休闲活动的场所、设施。
@秋泉12:生活的重压下,休闲几乎成了空谈。上班不努力工作,下班不搞点副业,一家老小的吃喝玩乐靠什么来保证?国家不在个税、房价方面来个合理的施政,恐怕这休闲经济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王者微小:作为用工单位,应该给予员工正当合理的休闲时间,不应该用加班或变相的加班形式挤占员工的休闲时间,剥夺员工正当的休闲权利。只有休息好了,员工才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为单位创造更大的财富。
【下期话题】
“襁褓青年”
“不能让孩子吃我以前吃过的苦”,是许多中国父母的心声,他们这代人受尽生活的奔波苦楚,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孩子,从而娇养出一些“襁褓青年”。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显示,在中国,有高达30%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他们会因为“工作太辛苦”,理直气壮地拒绝独立生活;欲望重重,却只会管父母要、把家庭当取款机。这种行为,正成为拖垮家庭的罪魁祸首。而这种孩子的出现,与父母的溺爱脱不了关系。有网友称,比老无所依更可怕的,是养出永远躺着的孩子。还有网友说,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父母忘了把控付出的尺度。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