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学习实践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世相漫话
“襁褓青年”
假离婚人财两空 投机者付出代价
不要习惯性地质疑“别人在作秀”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襁褓青年”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不能让孩子吃我以前吃过的苦”,是许多中国父母的心声,他们这代人受尽生活的苦楚,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孩子,从而娇养出一些“襁褓青年”。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显示,在中国,有高达30%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他们会因为“工作太辛苦”,理直气壮地拒绝独立生活;欲望重重,却只会向父母索取、把家庭当取款机。这种行为,正成为拖垮家庭的罪魁祸首。而这种孩子的出现,与父母的溺爱有很大关系。有网友称,比老无所依更可怕的是养出“永远躺着”的孩子。还有网友说,在教育过程中,一些父母忘了把控付出的尺度。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梅语馨香:父母不愿让孩子吃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父母总有一天会变老,不能“断奶”的孩子永远“长不大”,溺爱终将毁了孩子。

  @提恩畅:对于培养孩子问题,父母必须要明白,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一定要把握好爱的方式与尺度。

  @曲微丹:所谓富养,不该仅仅注重物质上的富足,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富足,现在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自强与独立的精神。

  @露丝独特:家长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孩子从“襁褓”中走出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是每个“襁褓青年”都要面对的,愿他们能够“大器晚成”。

  @心雨zyh: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不该剥夺孩子成长与磨砺的机会,他们不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而需要独立生活的本领与自信,那才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雄观漫道真如铁:随着子女的长大成人,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调整角色定位,不要总是扮演“统治者”,适当地“示弱”会加速子女心灵成长,帮助孩子成为强者。

  @天道酬秦015:中国父母的爱往往过剩,总喜欢替孩子包办一切,却常常忽略孩子的独立性,这种教育上的“缺位”和感情上的“越位”,就是产生“襁褓青年”的文化土壤。

  @平常一个人015:要想解决这个难题,一是需要“襁褓青年”自强自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广大家长要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给孩子心灵成长的机会与平台;三是全社会应该创造更多工作机会,扩大“啃老族”的就业渠道。

  @风景城赏风景:“襁褓青年”就是家长溺爱孩子酿成的苦酒,老人自斟自饮半生欢乐、半生愁,孩子则可能醉生梦死一辈子!

  @胜平王大头: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幼鹰长大时,鹰妈妈就会狠心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坠落时拼命拍打翅膀,由此掌握了飞翔的本领。温室的花朵经不起暴风雨的洗礼,我建议父母学一学“鹰式教育”,放手让孩子“展翅飞翔”。

  @怀府侠客: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得很有道理。

  【下期话题】

  “手机带娃”

  关于乡村少年深陷游戏漩涡,呈现出严重的“游戏化生存”状况,近年来,无论是有识之士还是新闻媒体对此都有所披露和反思。比如前两天,一篇《“手机带娃”成留守家庭新痛点》的报道,披露了长时间玩手机已成为乡村少年的“流行病”,“手机带娃”在山区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愈发普遍,有些孩子连吃饭、走路、上厕所,甚至睡觉,手里也握着手机。

  对此,很多乡村孩子的家长说,让孩子像城市娃那样参加培训班或者夏令营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因为大多数农村人一无基础条件,二无金钱支撑。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