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博爱县把志愿服务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践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截至目前,该县已注册志愿者21422名、志愿服务团体336家,其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村街、各学校团体301家,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团体35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村街、各学校志愿服务团体人员构成单纯,主要以各单位内部人员为主,基本实现全员覆盖。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团体人员构成较复杂,志愿者来自教育、医疗、卫生等各行各业,有教师、医生、企业家、工人、退休人员、学生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人人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形成博爱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立一支文化卫生科技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该县举办2018年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仪式,组织文化、科技、司法、卫生等20余家单位,开展文艺宣传、法律咨询、结对帮扶、巡回义诊、捐赠图书、送日历下乡等“送温暖”主题活动,惠及群众1000余人,树立文明乡风。建立一支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伍。该县利用传统节日和学雷锋月、消费者权益日等契机,组织文明单位开展“司机礼让斑马线,文明出行我先行”、服务高考、“金秋助学”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一支文明使者志愿服务阵地。该县继续加大“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建设和管理力度,目前已建成6个志愿服务站,全力服务广大基层群众。建立一支民间志愿服务团队。该县着力壮大博爱义工协会、博爱志愿者协会、博爱慈善堂等民间志愿服务队伍,支持其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一支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队伍。目前,该县志愿者团队纷纷开通文明微博、微信等,传播社会正能量,深化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
为打造服务品牌,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常态化,今年年初以来,该县一是积极开展“文明交通 平安出行”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县域旅游发展,目前已出动志愿者500余名,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5000余份,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300余次。二是开展“助力高考”志愿服务活动,为服务高考提供饮用水6000余件;出动服务车400余辆、提供服务7000余人次。三是积极开展扶贫助困志愿服务活动。以博爱县志愿协会、博爱县育本国学会、慈善堂公益组织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团队,坚持大小节日到孝敬敬老院等7家敬老院慰问老人、到贫困村慰问贫困户;到寨豁乡中学、县特殊教育学校看望贫困、残疾学生,并捐款捐物180余万元。慈善堂公益组织发起人杨应芬投资近30万元,建立慈善堂,长年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提供餐饮服务,并救助4名孤儿。四是举办公益道德讲堂。该县育本国学会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举办公益道德讲堂288期、小型论坛80期、大型论坛6期,受众人数达5万人次。五是设立“爱心粥铺”。博爱县慈爱义工协会免费为附近的环卫工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流浪人员提供早餐,目前累计服务4000余人次。六是开展家庭矛盾调解活动。该县育本国学会志愿者每周五到婚姻登记处对准备离异的家庭进行劝解,目前已使10余个家庭重归于好,同时深入村街为子女不孝、婆媳不和、家庭不睦者进行调解,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该县志愿服务活动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树立模范新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见贤思齐,纷纷加入到志愿服务团队中。该县慈善堂公益组织之前的核心人员就是杨应芬和她饭店的员工们,如今已有900多名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团体力量迅速壮大,社会公益效应也显著增长。 (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