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命是安主任救的,如果不是他坚持让我作核磁共振检查,我的命估计就没有了。”在鬼门关走一遭的郭先生,说起自己不久前的经历仍心有余悸。郭先生是幸运的,他在看病的过程中遇到了认真负责的安超,才劫后重生。郭先生的经历再次证明,到医院看病许多检查不能省,尤其是医生建议你作的每一项检查都事关健康和安危。
核磁共振检查救了他
郭先生是修武县七贤镇人,今年50岁,他说的救命恩人叫安超,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个月前,郭先生在工作时突然感觉头晕,四肢无力,随即到单位附近的诊所看病。诊所医生为其测量血压后称,看不了郭先生的病,让他到市里医院检查。
随后,郭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郭先生到达医院时,已经是下班时间,内科值班医生为其作了检查。根据郭先生的描述,医生开了头颅CT检查单,排除一下颅内是否有出血。
郭先生到了CT室,安超正在与值班医生讨论住院患者的CT片。值班医生为郭先生作CT检查,显示颅内没有出血。出于习惯,安超询问了郭先生的症状。郭先生称,头晕厉害,四肢无力。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安超,CT检查正常不代表患者就没有危险,他和值班医生联系,建议给患者作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再次排查颅内情况。
郭先生头晕厉害,只想赶快治疗,根本不愿意检查。安超耐心地解释核磁共振检查的必要性,最终,郭先生同意作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这次,安超亲自给郭先生作头颅核磁共振平扫检查,结果显示颅内血管没有病变。安超心生疑问,难道自己判断失误?不对,安超很快否定自己的怀疑,认定患者颅内一定有病变。若患者颅内血管正常,不可能有如此强烈的症状,他果断地为患者又作了一次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这次检查证实了安超的判断,患者脑基底动脉完全闭塞。
情况危急,安超一方面与郭先生的家人说,一方面通知值班医生准备手术。由于患者家属要求转院治疗,安超又配合家属安排转院。在转院过程中,郭先生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万幸的是,安超提前联系对方医院,郭先生转入医院后立即进入手术室,医生为其实施介入手术取出动脉内栓子后保住了性命。目前,郭先生在住院恢复中。
走出CT检查误区
2002年,安超毕业后来到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16年来,他用自己所学在这个黑白影像世界中守护患者的健康。安超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科技的医疗设备成为现代医学的“帮手”,提高了临床确诊率。目前,CT检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项检查,他在工作中不止一次遇到患者这样描述“CT检查没事,就没有病”。患者这样认识存在误区,每项检查都有局限性,CT检查只是各项检查中的一种,并不是万能的。
安超说,以脑血管病变为例,CT检查适用于头颅超急性期出血(指急性脑出血),核磁共振检查适用于头颅、急性脑梗死。
据介绍,颅内疾病适合的检查是CT和核磁共振。CT和核磁共振都能够对颅内疾病作出较为准确诊断,特别是核磁共振脑血管成像检查。由于核磁共振检查的成像时间长,检查费用高等因素,临床多选择CT检查。因此,多数人会认为CT检查无所不能。
在临床中,核磁共振检查能更好地显示颅内病变的特征,因其无骨的干扰可使颅脑的基底部、后颅凹,颅顶部病变显示优于CT检查。但CT也有优势,对骨质改变的观察更加清楚。安超说,这些对于患者来说太专业,许多患者不理解,很多时候要靠医生解释,医生如果解释不到位,就会给患者过度检查的感觉。
安超说,医生对患者的准确诊断是对症治疗的前提,准确诊断的前提需要各个特检科室配合完成。他要求放射科室所有人员,为患者作检查时一定要认真、细心。他们的检查结果决定临床医生的治疗方向,更关系到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