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首期“河南执行好故事”全媒体直播活动走进修武县法院
村党支部书记热心助执行
参与行动 见证强制腾房
一个“不着家”的好丈夫
“诚信姐妹”暖人心
承上启下当好“润滑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9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诚信姐妹”暖人心
本报记者 郭嘉莉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修武县农商行资产管理部经理赵海霞讲述了“诚信姐妹”替父还债的感人故事。
 
   

  近年来,修武县法院高度重视金融案件执行工作,开辟了涉金融案件绿色通道,今年还专门成立了金融案件执行小组。

  在众多涉金融案件中,“诚信姐妹”的案件给修武县农商行资产管理部经理赵海霞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当年,修武县城关镇居民张萍(化名)姐妹的父亲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向农信社借贷2万元发展养牛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张萍姐妹的父母不久后便相继离世。知道张萍姐妹事情的村民都说,这样她们父亲的2万元贷款也就成了“死账”。那时姐姐20岁、妹妹15岁,父母贷款这件事姐妹俩毫不知情。

  2017年的一天,邻居郭某找到张家姐妹说,她们父亲在农信社贷款2万元没还,被起诉到法院了,郭某作为担保人负有连带责任,法院已把他账户上的1万元钱给冻结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家姐妹一下子蒙了。于是,她们赶紧跑到修武县法院了解情况,才得知是父亲当年为养牛而贷了2万元钱。

  姐妹俩商量后决定:父母虽已去世,但绝不能赖账不讲信用,父母欠下的债她们还。于是,张家姐妹四处借钱,最终还给了农信社。

  因贷款时间太长,2万元贷款光利息就不少。修武县法院的执行干警主动与这家农信社协商,希望能把利息往下降降。“当时我也被张家姐妹的举动感动了,就主动向单位领导申请,免去了其利息。”赵海霞说。

  后来,张家姐妹又找到郭某:“您一定要相信我们,法院扣您的1万元,我们会分期还的,您就说利息多少吧。”郭某的妻子抱着张家姐妹哭着说:“傻孩子,我是看着你们长大的,你们的爹娘都是老实人,女儿也不会差到哪去。利息不要了,这1万元啥时候有啥时候还。”

  据了解,针对公职人员担保金融贷款案件较多的情况,该院采取集中约谈、组织联动、精准打击、宣传造势等多种措施,严打公职“老赖”,取得了显著成效。赵海霞说:“修武县法院与金融部门不断加强沟通协调,主动上门提供法律服务,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保全、清收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为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提供了有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