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嘉莉
“作为法律人,我一直渴望司法权威能够全面树立起来。可多年来,‘执行难’让司法权威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神圣的法律判决在‘执行难’面前成了一堆废纸。因此,解决‘执行难’势在必行。”河南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喜庆说。
自全国法院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以来,修武县法院一改以往“个人办案为主,集体办案为辅”的执行工作模式,坚持开展团队作战,先查询、查控,再在媒体曝光,甚至连蹲守和定位等侦查手段都用上了,最后集中收网,全方位挤压“老赖”生存空间,在全社会营造“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
为打好执行攻坚战,该院充分发挥律师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执行工作顺利进行。在协助法院执行的律师中,刘喜庆就是其中一位。
刘喜庆服务的一家企业发生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法院判决该企业为劳动者办理人事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手续。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该企业抵触情绪很大,以相关资料已移交、资料丢失是劳动者的责任为由,拒不配合执行。执行干警主动与刘喜庆联系,要求其说服被执行人履行判决义务。“凝聚合力破解‘执行难’,律师责无旁贷。”刘喜庆说,他找到被执行人的法人代表,希望其正确对待生效判决,勇于面对现实,并反复阐明拒不执行判决的严重后果。最终,被执行人为申请人办理了人事档案及关系转移手续。
2017年5月,修武县法院依法对本县产业集聚区内的一家企业进行强制执行,要求律师协助执行。到达现场后,被执行人情绪激动,阻挠执行。后经过执行干警的说服教育和律师的解惑释疑,被执行人终于同意配合执行。经过2个多小时的装卸,价值40万余元的16套设备顺利交付给申请人。“这次执行,让我见证了执行的强制力,也感受到了法院执行的规范化、人性化,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执行工作的难度和执行干警的艰辛。”刘喜庆说。
解决执行难,并非法院一家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刘喜庆说,对“老赖”要标本兼治,着重营造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判决义务,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