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⑦)全力构建“流程优、体制顺、机制活、效率高、服务好”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为预防公共资源交易腐败,实现“阳光交易”,今年年初以来,市公管办深入开展“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活动,并结合焦作实际,打出了一系列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组合拳”:
坚持“网上交易为常态、网下交易为例外”,将权力运行各环节固化于交易系统、关在“笼子里”,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全力推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目前,焦作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工程建设、国有土地出让、产权转让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革新传统评标方式,引入“远程异地评标”这一新的交易方式,让评标专家通过电子交易系统评标,与投标人、招标人等交易主体异地远隔,铲除交易腐败滋生土壤。由于市公管办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方面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7月5日至6日,全省远程异地评标服务联席会议在我市成功召开。
创新交易监管方式,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管平台,努力实现交易信息在线查询、评标过程在线查看、交易痕迹在线追溯、交易监管在线实施,提高交易监管的质量和水平。因这项工作推进快、成效好,我市得到省公管办的好评并在全省大会作典型发言。
引入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候标区大屏幕直播评标过程,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交易过程。同时,在全省率先公开废标原因,防止专家违规作弊,降低举报投诉率。
探索交易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信用采集信息平台,健全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全面记录市场主体、代理机构信息,倒逼市场主体树立“诚信一路绿灯,失信寸步难行”的从业意识。先后对5名有不良行为的专家给予限期暂停评标处理,对2家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代理机构给予扣分并纳入不良考核记录。
在监管加力、反腐加压的同时,市公管办瞄准“痛点”“堵点”动刀子,把该放的权放得更彻底、更到位,全力打造全流程、全方位、全时段公共资源交易“零障碍”服务体系,以政府一时之痛换群众长远之利,让企业轻装上阵。
在角色转换上,完成监管员向“服务员”的转变。在项目进入交易平台的第一时间,为项目单位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并固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时限,不让一个项目在手里滞留,不让一个服务对象受到冷落,力争做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项目交易“一次办妥”。
在服务方式上,完成现场服务向网络服务的转变。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平台,推行网上注册、项目登记、保证金收退、评标结果公示、中标结果公告等流程“上网上线”,让企业“多走网路、少跑马路”。
在交易管理上,完成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转变。大力推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工作,凡涉及交易流程一律只减不增,探索建立了市、县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操作、运行模式、服务规范、质量评价、考核监督、电子政务、形象标识、日常管理8个方面的标准化体系。
面对日益复杂的交易环境、日益深化的交易改革,市公管办主任李菲说:“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永远在路上。一切姓‘公’的资源,都要‘阳光交易’。下一步,市公管办将围绕监管‘零容忍’、服务‘零障碍’,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交易市场环境,推进交易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