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申建军:内外相合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让太极离群众近些再近些
闫开颜:努力做一个太极文化的传播者
第三届“天才杯”太极拳交流大赛 在陈家沟举行
陈小星欧洲国际太极拳 训练营闭营
陈金旭:让传统拳术发扬光大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太极离群众近些再近些
本报联合中站区文体局开展太极拳进社区活动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
  ②
  ③
 
   

  本报讯(记者高小豹)“深入社区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让太极拳真正为群众服务,焦作日报社、中站区文体局联合开展太极拳进社区活动,让太极拳走进群众生活。”9月6日上午,中站区王封街道瑞丰社区,中站区太极拳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深入社区开展太极拳进社区活动时说。

  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太极城、中原康养地”的号召,深入推进太极拳“六进”活动,去年以来,焦作日报社连续多次与我市有关太极拳研究会合作,邀请我市太极拳名家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机关、警营、乡村开展“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公益活动,深入基层普及太极拳知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站区文体局局长冯霞表示,焦作日报社牵头开展的“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公益活动很好,在太极拳爱好者与太极拳拳师之间搭起了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据了解,为丰富社区群众的文体活动,构建健康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中站区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其中设置有太极拳表演项目,成立了太极拳进社区领导小组,定期邀请太极拳名家对社区居民开展免费培训;成立了中站区太极拳协会,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教居民习练太极拳。同时,中站区还举办太极拳(剑、扇)比赛等活动,让太极拳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目前,中站区习练太极拳的群众已达3万余人。

  “练拳时要四肢放松、气沉丹田、脚底扎稳。同时,做到立身中正,注意腰部转换时要用内劲带动肢体,移动重心……”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受邀参加此次太极拳进社区活动的市武术名师刘连生正在指导社区居民练拳。据介绍,刘连生1960年出生于中站区西冯封村的一个武术世家,5岁时,跟随其大伯刘思绪学习武术基本功,后经名师指点学习太极拳,并逐渐领悟太极拳真谛。多年来,刘连生义务举办太极拳、太极剑等培训班200多期,其培训的学员达1800余人次,他所带领的团体在各类武术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一等奖40个、二等奖37个、三等奖20个,其本人已获得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拳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市武术名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焦作人,我们习练太极拳有着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通过习练太极拳,还可以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展示中站人的精神风貌。”活动现场,中站区王封街道瑞丰社区党总支书记申玲说。

  图①为活动现场。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图②为刘连生(左)正在指导群众练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图③为刘连生在表演太极剑。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