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理念的不断变化,微创技术在临床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临床先进微创技术的应用又往往与先进的医疗设备分不开。前不久,市人民医院专门引进了目前比较先进的德国Joimax全可视椎间孔镜系统(TESSYS Isee)及后路大通道骨性狭窄处理系统(ILESSYSDelta),日前已经调试完毕,并正式在脊柱外科手术中首次投入使用。
作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多年来,市人民医院一直非常重视先进医疗设备的使用,每年都要抽出专用经费用于购买国内和国际上先进的医疗设备。此次引进的德国TESSYS Isee椎间孔镜系统是目前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脊柱微创治疗系统,采用全可视下椎间孔成型,具有更加安全,透视次数更少的优点。
据该院专家介绍,椎间孔镜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双极射频机,共同组成的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它于1998年由美国人首创,在临床上得到脊柱领域学者的广泛认同,被称为YESS技术。2002年,德国一位教授在YESS基础上作出重大改进,提出TESSYS的观念,使椎间孔镜技术走向成熟。采用这种技术手术时,病人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时,根据情况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实施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整个手术过程不到1小时,病人在手术后当天就可以出院。可以说,这种椎间孔镜技术损伤小、效果好、恢复快。2008年,该技术被引入我国,并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被誉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绿色手术”。
另外,专家说,这种椎间孔镜技术对于椎间盘脱出、大部分游离及钙化,部分椎间孔、椎管狭窄等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创口小,只有5毫米~7毫米,对脊柱的骨骼及韧带损伤极小,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此次手术,就是通过椎间孔途径进入,内窥镜下直视操作,将各相关解剖结构层次清楚地呈现于屏幕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病人恢复很快,满意度大大提高。由于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持纤维环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在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小、效果好,是脊柱手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据悉,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向来重视微创技术的开展,曾派多名技术骨干前往上海、重庆新桥医院、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等国内脊柱微创技术知名的医院进修学习脊柱微创技术。此次,在该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引入国际先进的全可视椎间孔镜系统及后路大通道骨性狭窄处理系统,标志着该院脊柱外科在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