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时代担当。温县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制度体系,下足绣花功夫,落细落实落地。全省健康扶贫和医疗改革现场会在温县召开,温县率先在全市完成金融四大体系建设,危改进度全市第一。在2018年上半年全省119个县(市)区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核查中,温县核查结果跻身“第一方阵”、排序全市第一。
围绕“四个途径”
突出可持续增收
坚持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任务,因户因人定制增收措施,积极推进专项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不断提高脱贫质量。
推进专项扶贫。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76.31万元,县级投入756万元,同比增长16%,共安排项目33个,其中6个产业项目投资1131万元,占资金总额的51.97%。坚持扶贫项目3+6推进模式,保证各类项目加快实施进程。
推进产业扶贫。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着力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全县贫困户产业叠加度达221%。突出主导产业扶贫,守牢农业产业扶贫阵地,推动太极拳产业扶贫,实施到户增收项目,大力实施电商扶贫,积极实施光伏扶贫。
推进就业创业扶贫。全县12512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16~60岁劳动力5278人,因病残丧失劳动能力、不在劳动力统计范围的690人。目前,全县有就业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者4588人,已就业3979人,就业覆盖率为86.7%。
推进金融扶贫。率先在焦作市完成金融四大体系建设,积极整合信贷资源,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819户7028.35万元,户贷率达50.84%,其中户贷户用558户1799.35万元,企贷企用522户2610万元。
开展五大行动
落实政策保障
深入开展扶贫政策落实保障专项行动,逐户逐人核实政策兑现落实情况,筑牢政策保障防线,确保政策一项一项落地。
健康扶贫行动。在全省率先启动医保扶贫托底救助工程。今年上半年,全省健康扶贫和医疗改革现场会在温县召开,推广了温县健康扶贫经验。在全市率先推行“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工作模式。按照人均140元标准,建立托底救助基金,在困难群众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补充保险、民政救助的基础上,对其在门诊重症慢性病、大病和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合规费用予以全额报销。
教育扶贫行动。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县246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获得教育资助。注重非在籍学生的政策落实,向178名域外学生所在地教育部门发送公函,并将未复函确认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的80名学生和27名无学籍高中生纳入资助范围,确保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无遗漏。
扶贫助残行动。开展疑似残疾人集中鉴定工作,实现残疾人办证全覆盖。今年发放贫困残疾人护理补贴856人,发放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1246人;为649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辅具;为100名贫困残疾人开展了居家托养服务;实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290户,目前已完成33户。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力度,为2183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为793名贫困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
危房清零行动。通过集中供养、协调闲置房等方式解决了53户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对161户存量危房分类推进,目前开工152户,竣工70户,
兜底扶贫行动。加快推进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的有效衔接,全县贫困户中享受农村低保3481人,特困人员供养345人,全面排查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交叉人员,新办理低保51户134人,增办“人保”转“户保”72户112人,现有贫困户中低保户保率达78%。
实施四大工程
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超前谋划、加大投入、严格质量,紧紧围绕交通扶贫、饮水安全、电网升级和环境整治筑基,实施了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交通扶贫工程稳步实施。在村村通路、通车、通邮的基础上,今年加大农村公路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024万元,改建6个“村村通”道路3.9公里;实施了农村村内道路“户户通”工程;加强贫困村周边等级公路养护,提升了贫困村外部等级公路畅通水平。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车班线,21个贫困村实现半径1公里内通达,2个贫困村实现电话预约班车通达。进一步升级通邮服务功能,将报刊、农资产品、金融服务直接送达到村,目前23个贫困村实现每周6次投递。
安全饮水工程扎实推进。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抓手,针对该县安全饮水存在问题的23个贫困村和124个行政村,投资1000余万元,分步实施了2016~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目前,所有村水质监测检验全部达标,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县23个贫困村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安全饮水问题。
电网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以小康用电示范县创建为载体,今年计划投资1.42亿元,实施电网改造升级项目171个,新建改造电力线路426公里,新建配变450台。目前,已完成85个项目,完成投资6925万元,提前完成今年电网脱贫任务,23个贫困村实现电网改造全覆盖。
实施环境整治工程。投资1.5亿元,实施“天然气村村通”工程。今年将实现包括23个贫困村在内的184个村全村用上天然气,2019年实现“天然气村村通”目标。
凝聚社会合力
着力社会扶贫
着力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机制,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在行业、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聚智聚力,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热潮中。
深化村企共建结对工程。自2016年3月以来,深入开展“村企结对”精准扶贫活动,组织动员23家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23家工商企业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造等累计捐款捐物达147.3万元。
开展“六改五净一增”专项行动。春节前后,组织爱心企业、帮扶单位深入开展以“改院、改厨、改厕、改门窗、改墙(地)面、改照明线路,门前净、庭院净、室内净、厨卫净、个人卫生净,增加生活用品”为主要内容的“六改五净一增”专项行动,完成“六改”624户。
开展贫困妇女儿童救助活动。持续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实施“阳光母亲计划”,为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6名“两癌”妇女发放救助金6万元。招募爱心妈妈(姐姐)100名,与贫困儿童结对帮扶,让留守儿童充分享受到母爱。目前,已组织20名“爱心妈妈(姐姐)”与20名贫困儿童结对帮扶,为20名贫困儿童提供了总价值2万余元的物品和助学金。
拓宽社会扶贫渠道。连续11年开展“爱在古温•金秋助学”活动,累计募集金秋助学善款达230万元,共资助1300多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精准扶贫非公企业在行动”走进温县,河南医美集团向23个贫困村捐赠了价值69万元的医疗器械。
爱心驿站建设到位。在贫困村爱心小超市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建设7个“爱心驿站”,由实力强的爱心企业筹集爱心驿站内部设施和首批生活物资,动员社会各界捐助补充贫困户必需品;脱贫责任组定期对贫困户卫生、孝德、发展生产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贫困户凭积分换取等价生活用品。
发挥社会扶贫网平台作用。定期通报贫困需求发布情况和帮扶对接情况,全县注册贫困户3317户,爱心人士和管理员27138人,共发布贫困需求522条,成功对接3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