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多氟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准让多氟多更美丽
中外专家眼中的多氟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标准让多氟多更美丽
本报记者 孙国利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参会嘉宾、专家代表合影。 董少华 摄
 
   

  日前,ISO/TC226(国际标准化组织/原铝生产用原材料技术委员会)第十届全体会议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来自“地球村”的专家代表相聚在创新发展的中国、相聚在山水之城焦作、相聚在热情好客的多氟多,共商、共建、共享——标准让化工更美丽。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这是焦作一大批企业的共识。他们通过将独门绝技转化为国家标准乃至世界标准,谋求行业话语权,成为推动焦作经济转型的一个引擎。这之中,多氟多就是佼佼者,冰晶石产销量全球第一、氟化铝产销量全球第一、六氟磷酸锂产销量全球第一,这是多氟多交出的一张张屡屡震惊世界的创新答卷。此外,多氟多还拥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实现了一次检验、全球通行的目标。何以能迸发如此强劲的创新动能?“多氟多走的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之路。”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说。多氟多始终围绕技术创新搞转型升级。在氟化盐领域,多氟多凭借独特的技术工艺和成本优势,以优质、低价的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领域多年的垄断,让中国的企业扬眉吐气。

  多氟多的创新理念,可以用一个“新”字来形容。李世江说:“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急流勇进,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创新是多氟多的灵魂,也是生存的必需品。我国有7大新型产业,多氟多从事了其中的4项;国家工信部200多项关键共性技术,多氟多研究了18项。”

  熟悉焦作的人都知道,我市以矿起家,以煤为业,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困。焦作工业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重工业产品,只有少部分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大多数企业普遍忽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创新,在买方市场出现之后,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趋紧的新常态下,更让焦作人对此有着切肤之痛。

  出路在哪?痛定思痛的焦作工业人意识到,要摆脱资源依赖型城市因资源而兴、因资源枯竭而衰的宿命,只有依靠走科学发展之路,实施标准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方向定了,一个具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群体迅速在我市崛起。原本不起眼的多氟多,通过制定国内氟化盐产品国家标准,引领行业技术走向,占据技术高端,进而抢占市场主导地位。国内氟化盐产品4项国家标准中,多氟多就主持修订了3项。同时,多氟多还拥有我国乃至世界无机氟化工领域绝对领先的核心技术,主导产品冰晶石、氟化铝为国家级新产品,氟化盐产销量全球最大。

  截至目前,我市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76项。更为重要的是,诸多企业在切身实践中越发认识到,国家标准不仅是一种有形产品和技术,还是一个行业生存的基础。谁掌握了国家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为此,我市建立了政府引导、财政支持、部门配合的技术创新决策和保障体系,制订了实施方案,从科技经费中拨出1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工业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完善了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焦作工业科技创新步伐,助推全市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市彻底改变了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优势产业、有产学研结合联合攻关的项目上。凡是获得支持的产业化项目,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是一票否决的必要条件。

  标准是与世界互联互通的“通用语言”,是增进交往的友好方式。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享誉全球的“技术联合国”,对加强各国技术标准协调与互认,真正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对接起到了互联互通的桥梁作用。

  作为焦作地区一家土生土长的传统化工企业,多氟多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成功登上全球无机氟产能之巅,并紧紧咬定“探求氟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不放松。因此,多氟多转型升级之步伐稳健有力。多氟多以氟化盐为基础进行转型升级,继六氟磷酸锂打破国外垄断之后,再次占领了氟化工的尖端——高纯度电子级氢氟酸,致力于打造自己“氟化工版图”的三大板块,即氟化盐、含氟电子化学品和含氟精细化学品。

  “我们的产品高于国家标准,我们不能降低标准来符合国家标准,而应该促进国家提高标准。”这是李世江创新成果第一次超过国家标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时的决定。而这只是刚刚开始,李世江主导的多氟多主持制定或修订了国家行业标准50余项。

  作为制造大国,我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1978年,中国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2008年,在第三十一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上,中国首次当选ISO主席。中国的标准化改革与务实合作,有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参加制定或修订标准,推动更多标准的应用。以标准全面提升推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中国正在贡献智慧。

  多氟多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领军企业,是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李世江说,多氟多走的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之路。迄今为止,多氟多申报专利465项,授权306项;制定或修订90余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强基工程等国家级项目15项,取得科技成果1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4项。

  多氟多依靠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道路。2000年,多氟多研发生产了一种新产品——高分子比冰晶石,有利于延长电解槽使用寿命,品质优越受到了市场欢迎。但是由于行业保护,被铝厂以不符合国家标准为由拒之门外。李世江当时就说:“不符合国家标准,就要让它符合国家标准。”李世江的想法得到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认可,批准多氟多修订冰晶石国家标准。从此,多氟多与标准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9月,多氟多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组会议之邀,代表中国参加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氟化盐国际标准化会议,积极参加国际氟化盐产品标准的制定。目前,多氟多已参加制定或修订ISO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90余项,研制了氟化铝、冰晶石国际标准样品,组建了中国无机氟化工行业首家国家认可实验室,形成了制定或修订标准、研制标准样品和国家认可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标准化体系。

  多氟多是一个与众不同、创新能力极强的企业。多氟多的氟锂结合、氟硅分家,一分一合,既有哲学思维,又有科学花朵。可以说,如今的多氟多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业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从氟化工到六氟磷酸锂,从电解液到锂电池,再从锂电池到新能源汽车,多氟多走出一条持续创新、持续拓展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而李世江更是将创新基因融入企业血液,引领企业勇往直前、步步登高。

  雄鹰展翅,直入云端。艰辛的付出之后,必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多氟多的“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多氟多愿同专家一起,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深化标准合作,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完善ISO/TC226国际标准体系。多氟多将以本届会议为契机,广泛汲取专家的智慧,研究氟元素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以质量守恒定律为科学依据,实现氟化工的超低排放,做“美丽化工”的使者;运用可视计算技术,实施智能制造,巩固氟化工行业龙头地位,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多氟多的发展方向是对的,符合市场规律。从电池原材料到电池产品,从电池产品发展到电池产业,进而延伸到电动部件动力总成形成完整产业链,再结合‘互联网+’发展智能制造这一发展路径,思路清晰,值得总结。”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在多氟多调研时,如是精准概括其发展路径。

  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变革,是否认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先进的一种勇气。展望多氟多未来之路,创新永远在路上。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