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28日,ISO/TC226(国际标准化组织/原铝生产用原材料技术委员会)第十届全体会议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承办,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中国、挪威、瑞士、德国、韩国、伊朗6个ISO成员国的近50名中外专家代表参会。
多年来,多氟多坚定不移地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之路。目前,多氟多主持制定或修订冰晶石、氢氟酸等20余项无机氟化物国家标准,主持制定或修订多项行业标准,研制了冰晶石、氟化铝等多项国家标准样品,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领军企业,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成为氟化盐ISO国际标准召集单位,也在一次次的创新发展中,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国外专家谈多氟多
“铝行业在很多国家都是重要的支柱产业,铝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ISO/TC226委员会是为铝行业的原料分析检测标准开展工作。因此,我们的工作对于原材料质量的保障非常重要,我们也乐于分享经验。”在本届会议上,ISO/TC226主席劳伦·皮特·卢塞斯说。
据悉,本届会议是ISO/TC226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十届,第一届会议是1973年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的。谈到中国,劳伦·皮特·卢塞斯说,本届会议感谢多氟多的邀请,期待通过一次优质高效的会议来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
国内专家谈多氟多
“我在20世纪90年代曾先后参加在英国伦敦、瑞士苏黎世、挪威卑尔根、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会议。TC226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主要负责铝电解用原辅材料,形象点说就是白与黑,白指氧化铝和氟化盐,黑指碳素和焦炭。”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朱玉华打趣地说,“TC226的前身是TC47/SC7,中国一直以P成员(ISO的正式成员)身份参与其中,参会历史可追溯至30年前。”
朱玉华说,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铝及其原辅材料的生产国。2017年,铝产量3330万吨,氧化铝产量6900万吨,碳素产量2000万吨,这是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和动力。今后,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继续组织本领域的标准技术专家支持TC226的工作,并提供和分享我们的技术方案。
近10年来,我国积极参与TC226的工作,并承担了WG4的牵头任务,本届会议的协办方多氟多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体现了多氟多对会议的重视,让全世界的同行宾至如归。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标准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互联互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氟多等一批河南龙头企业适应“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国际标准化大家庭,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郑文超说:“目前,我省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有多位专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担任领导职务,主导制定发布了8项ISO国际标准,正在主导制定10项ISO国际标准,参与制定40多项ISO国际标准,逐步成为国际标准定或制修订的重要新生力量。”
“本届会议在多氟多召开,既是对多氟多前期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多氟多今后更深入、更全面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为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和广阔平台。”郑文超说,“我省将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支撑技术创新,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以标准保障生态环境,鼓励河南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为国际标准化事业贡献力量。”
“焦作产业体系完备,现已形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等十大产业,产业链条完整,集群效应明显,多氟多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市政府副秘书长栗爱民说,“近年来,多氟多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原动力,沿着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在标准化工作中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持和参与制定了近百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有力推动了无机氟化盐和电解铝行业的技术进步,也为中国制造赢得了更多世界话语权。这次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选择在多氟多召开,是对多氟多标准化工作的最好肯定。”
会议期间,各位专家代表通过深入的技术交流,为国际标准化工作进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