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产业扶贫现场观摩评比活动召开
扶贫长镜头
建立分析监测机制 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扶贫长镜头
“早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好中选优看温县
“俺村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哩”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南朱营村第一书记杨波:
“早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 靳 岩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驻南朱营村第一书记杨波(右)在田间地头询问贫困户余新芳(左)今年的蔬菜收成情况。 蒋 鑫 摄
 
   

  变化,是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村民今年提得最多的词。

  走进南朱营村,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幢幢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排排果树葱葱茏茏,一幅幅墙体彩绘妙趣横生……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的面貌。村民们都说,变化的背后离不开驻南朱营村第一书记杨波,杨波则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10月10日,记者走进南朱营村,听到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好、政府政策好、杨书记好”。杨波,43岁,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驻南朱营村第一书记。

  走进杨波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有一张全家福,这是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一儿一女依偎在父母身边,笑脸盈盈。自从去年11月开始驻村,与家人聚少离多,他专门拿了这张全家福以解相思。两岁的女儿生病住院半个月,他只抽空陪了一个晚上。

  2017年11月,杨波上任第一书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党建促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基固本。

  南朱营村共有40位党员,但大多数年龄大、学历低,村委会工作人员连最基本的电脑办公软件都不会使用。杨波不仅手把手教他们学习操作电脑,还通过“三会一课”以及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与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形成了合力,为南朱营村的扶贫工作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由于地势原因,每逢下雨,南朱营村南侧近300米长的土路就会被雨水淹没,严重时积水达半米深。杨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经过多方协调申请到了60万元的专项资金,把这300米长的土路垫高、硬化,还在道路两侧修了排污管道,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

  此前南朱营村没有集体经济,为了让南朱营村富起来,杨波与扶贫工作队决定在“农”字上做足文章,依托帮扶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对于蔬菜和水果的较大需求,发挥南朱营村耕地面积广、传统种植经验多等优势,进一步调整该村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单一农业种植结构,引导居民种植经济效益更好的瓜果蔬菜,并以反季节蔬菜、林果种植和农村休闲采摘作为主导方向发展乡村产业。

  目前,南朱营村已建成半地下式温室蔬菜大棚14个、高标准日光大棚20个、农耕体验园1个,种植樱桃30亩、桃子90亩。“目前樱桃树与桃树还未进入量产期,1年后果树进入量产期,到时候村里依靠蔬菜大棚和果树每年能增加约60万元的收入。”杨波说。

  杨波还积极协调资金在村里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新建了120余盏路灯,翻修了村中4600米道路,在道路两侧栽种了1000余棵果树,打造了樱桃街、石榴巷、苹果路等特色乡村道路,并组织河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该村绘制了极具乡土气息的墙体彩绘,美化了乡村环境。

  路平了,路灯亮了,村民富了,环境美了, 村民的幸福感爆棚。如今的南朱营村正沿着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不断前行,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脱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