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允安)“以前我是早上喝一碗鸡蛋水,下午喝水吃馍,现在这儿是天天有肉、有鸡蛋吃,每天不重样。”10月9日11时许,在温县赵堡镇东新庄村幸福院里,望着正在给老人们包饺子的工作人员,85岁的郭翠花大娘高兴地对记者说。旁边的屋子里,10余名儿童正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做功课。近年来,温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健康养老工作的安排部署,以满足老年人养老和特殊群体服务需求为目的,以推进示范性农村幸福院建设为重点,不断探索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在全县建成了一批具有农村服务特色、符合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习惯的示范幸福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温县2014年至今共建设农村幸福院76家,集中照料老年人、残疾人、儿童180余名,助推26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解脱家庭负担实现就业,为老年人及特殊群体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温县民政局副局长职红丽向记者介绍,“该县的幸福院有别于一般的养老院,主要突出日间照料功能。幸福院不仅服务老年人,还为病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餐饮休息、健康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
据介绍,在充分考虑县、乡、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该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温县县情、可复制推广的运营路径。资金保障方面,该县在充分利用集体资产的基础上,整合资金,多方筹措,确定“个人缴一点、村里筹一点、政府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运营模式。近4年来,该县累计投入2000万元用于幸福院建设及服务。场所准备方面,该县今年取缔了19处非法宗教场所,大部分将改造成农村幸福院;有效整合农村空闲宅基地、闲置房屋、党建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学校等资源,想方设法改建、扩建或新建农村幸福院;要求城区所有新建楼盘规划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已建成5家,今年年底前建成9家。示范带动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高标准示范农村幸福院向全县延伸。
记者在该县温泉镇东张王庄村幸福院看到,这里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到位。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银介绍:“我们村幸福院是村里筹资80万元建成的,去年重阳节开始运营,通过服务覆盖面扩大、服务水平提升,运营后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该县赵堡镇东新庄村幸福院今年9月份才开始运营,目前已入住19位老人。该村党支部书记周金柱告诉记者:“老人入住每月只需缴纳100元钱,他们都非常愿意来。由于刚开始运营,目前只管中午一顿饭,等稳定下来后就全天管饭。留守儿童、临时无人看管的孩子也可以在这里吃饭,还有专人辅导孩子做功课。”“在这里我们按照食谱,保证卫生,每天饭菜都不重样,保证让老人和孩子吃得舒服、放心。”正在忙着包饺子的该村义工郑国英说。
据了解,针对农村幸福院的建设和管理,该县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制订了《温县加强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方案》,从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推进措施到具体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完善了协同推进机制。该县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通力配合,密切协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农村幸福院的建设和投入使用,直接解决了农村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入住的老年人互助养老,年轻的帮助年老的、体强的帮助体弱的,互相帮助、彼此照应,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家中老人、残疾人或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入住后,子女可以安心在外务工、创业,进一步释放了劳动力。由于老人集中,方便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义诊、敬老爱老、慰问等活动,孝老爱亲、崇孝重德之风得到了弘扬。”该县民政局局长闫广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