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其中11人已在今年6月份按专科毕业。大学生混日子的现象已被诟病数十年,此次终于受到了实际可见的惩罚,这意味着混日子的时代是时候结束了。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少杰1:成绩不佳“本降专”,只缘平时玩心贪;“宽进严出”归正道,教育改革谱新篇。
@粤刚刚2012:学校要对学生负责,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如果继续混日子,那他们肯定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刚柔v:“本降专”是该校严格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为大学生“增负”的体现,此举告诉广大学子混大学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用真才实学才能取得文凭,社会不需要“水文凭”。
@露丝独特:该校推出“本降专”这个创新举措很难得,这为全国高校开展相关改革提供了典型样本。
@贵贵的蒲公英:在高校混日子的大学生,不仅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本降专”是个好举措,能让那些虚度光阴的学生为此付出代价,并能对其他学生产生变相激励作用。
@不知潇湘在何处:“本降专”既是一种惩罚措施,更是一种善意提醒,它能激励所有高校学生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细数青山望蓬莱:该降就降,别含糊!该给那些混日子的学生敲响警钟了!
@po益昌人:大学校园不是学生混日子的地方,如果学分达不到要求,“本降专”应当成为必然,希望那些在中学苦读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勤奋努力,否则,只能被大学甚至社会淘汰,混日子的后果很严重。
@天道酬秦015:这个举措可以警告混文凭的大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并非万事大吉,在高等学府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任性而为。大学应当成为学生苦读的圣地,而不是挥霍青春的驿站。
@zjtlove:“本降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在学术研究方面,如果大学对学生过于“宽容”,必然会降低人才培育的质量,这等于变相鼓励大学生浑浑噩噩过日子、糊里糊涂混文凭,严重违背了治学精神。
@庐人境:以前,大学都是“严进宽出”,很多人上了大学后就思想松懈,只为了混个文凭。对学分不达标的学生实行“本降专”,体现了高校的求真务实精神,这是对教学质量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蒋珊如此多骄:“本降专”是对当代大学生必要的提醒,混文凭的思想不能有,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肯下苦功,耐得住寒窗寂寞。
@樊耀文微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挥霍青春的人生最可悲。
【下期话题】
“家境一般”与“闯祸免责”
近日,浙江义乌的骆大伯驾驶电动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逆行,撞上了一辆正常行驶的奔驰车。在得知车辆损失高达4万元后,骆大伯让交警体谅他一下,“我家境一般,请把事故责任认定给奔驰车主”,而一旁的奔驰车主也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从保险公司走理赔程序。交警黄春魁则明确予以拒绝,并告诉他们,黑是黑,白是白,错了就要积极面对,“我们也要对保险公司负责”!最后,交警认定骆大伯负事故全责,费用由其承担。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