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诗歌飘香歌盛世,博爱亮彩写华章。10月15日上午,由中共博爱县委、博爱县人民政府、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主办,博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举行。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泓,副县长丁艾香,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陈冠明、副会长米彦青,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蒋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陈才智等20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共30多人参加开幕式,并进行了学术研讨。
“在文学史上,李商隐的无题诗又称之为爱情诗。关于这类诗,李商隐曾解释为:‘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又曾解释为:‘楚雨含情俱有托。’但从现在看来,这类诗可能有少数另有寄托,大多以男女相爱为题材,情思缠绵、意境深幽,韵调和美、语言清丽,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激赏。”
“他出身寒门,生活困顿,对人生之艰难深怀感慨,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隐现于无题诗中,就会使未历其境的后人难解其意。”
“生活在藩镇割据、宦官弄权的特定时代,他凭生一直屡受排难,志不得展。这种特定的时代环境和不幸遭遇,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便形成其诗篇内涵丰富而复杂、感情含蓄而真挚、包蕴密致而深邃的艺术风格。”
“他的后人也有很大的发掘研究价值,我们是否也可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
参会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在探索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不断前进。同时,又提出新的观点、看法和疑惑。陈冠明先生感慨道:“这是一次文化的盛会,为推动李商隐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弘扬传统文化谱写新的篇章。”
研讨会后,专家学者实地察看博爱县的李商隐公园、月山寺等人文景观,了解李商隐故里的诗歌文化,研究李商隐诗歌,弘扬和发展李商隐文化艺术。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李商隐是唐代诗人中卓越的大家,备受历代古典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希望借助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为众多名家学者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促进相关研究提供平台,推动李商隐诗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近年来,博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李商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成立了中国李商隐研究会博爱县分会,整修了李商隐墓园。2017年,该县建设李商隐公园,对李商隐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借助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今年6月16日,该县在李商隐公园举办2018中国·博爱李商隐文化旅游节。其间,李商隐诗词书画展、李商隐诗词朗诵会、李商隐文化走进青天河——“跟着诗歌去旅行”百名诗人采风行、李商隐诗词赏析会、端午节我和李商隐诗词结缘猜字谜、博爱美食优秀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参与专家学者、作家、诗人、游客和群众达20万人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此次活动的举办,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李商隐文化的传承、挖掘和保护,有利于把李商隐文化打造成博爱县的亮丽名片。”该县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新博爱建设中,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博爱力量。”
(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