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的重要部署,近年来,博爱县围绕“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这一目标,坚持加强宣传、选树典型、破立并举,逐步实现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推动形成崇尚文明、节俭、科学的良好风尚,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建立阵地,搭建移风易俗教化平台。该县通过道德讲堂、“博爱大讲堂”等平台,积极邀请身边好人、党员干部、专家学者等群体组成宣讲团,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传播道德力量,促进实践转化,提升群众素质,吸引群众走入移风易俗教化阵地。同时,该县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向辖区群众宣传移风易俗和厚养薄葬、婚事新办等新观念。
树立典型,发挥先进模范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典型选树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该县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工作的意见》,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培养、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和关爱帮扶等环节作出具体安排,并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最美博爱人”“最美创业者”等推荐评选活动,使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各乡镇(街道)也结合实际,开展区域先进典型选树工作,打造了鸿昌街道“平凡之星”、孝敬镇“十大孝星”等优秀品牌,在全县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此外,该县还围绕乡村基层、县级及县级以上三个层次开展先进典型挖掘、宣传、推广和关爱工作,开展“一乡一品”先进典型选树工作,每个乡镇(街道)结合当地乡情民意,创立一个典型选树品牌,实现人人参与、处处渗透。目前,该县已开展“最美博爱人”和“孝悌之星”两项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博爱人”300名、“孝悌之星”109名。
发挥民间组织作用,促进移风易俗再上新台阶。目前,该县已注册志愿者21422名,志愿服务团体336家,其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村街、各学校团体301家,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团体35家。该县以党员志愿者为排头兵、以民间志愿者为中坚力量,设立公益道德讲堂、开展“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该县共举办道德讲堂288期、小型论坛80期、大型论坛6期,受众人数达5万人次,发放书籍资料1000余本、光盘600张,切实发挥民间组织在推进移风易俗方面的作用,倡树文明和谐新风尚。 (刘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