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个职业,承载了生命的重量,无论是过去的“悬壶济世”“杏林春暖”,还是现在的“救死扶伤”“医者仁心”,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奉献,奉献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还有一分沉甸甸的责任心。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李钰兰就是其中的一员。
勤学好问 锤炼医技
今年37岁的李钰兰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成为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医生这个职业,承载的是生命的重量,李钰兰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从这一刻起,她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尽自己所学为患者治疗疾病。
在该科,一些上了年纪的患者初见李钰兰时,都把她当成实习生。后来,得知这个年轻人就是管床医生时,一些患者的脸上流露出不信任的表情,遇到直言快语的患者还会说“这么年轻,看病中不中”。
遇到这样的情况,李钰兰从不解释也不生气,她要用行动得到患者的认可。李钰兰查房特别认真,和患者说话的时候也特别尊重对方,久而久之,患者都喜欢上了这个年轻的姑娘。
李钰兰深知,医学是个严谨的学科,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她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了如指掌,除了开处方,就待在病房里和患者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就会向科主任请教。在不断地学习中,李钰兰的医术得到了快速提升,找李钰兰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德才兼备 大义担当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到了2018年。李钰兰经过10年的锤炼,今年8月份被任命为内二科主任,是该院最年轻的科主任。
从医生到科主任,虽然身份变了,但李钰兰对患者的心始终没有变。
李钰兰上任后制订了科室月工作计划,并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医护人员到社区进行宣传。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到该科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
患者多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李钰兰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一周前,该科收治了一位呼吸衰竭患者,在李钰兰的带领下,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使患者转危为安。为了观察患者的病情,李钰兰48小时没有离开医院,她的小儿子因为想妈妈被姥姥抱到医院,孩子亲亲妈妈后又跟着姥姥回家。
医德是医生的灵魂,只有医德高尚的人,才能彰显其医术的价值,发挥最大的医疗效果,赢得社会的尊重。李钰兰用行动对医德进行了最好的诠释,她说:“作为一名医生,每时每刻都要以患者的生命为重。”
用心沟通 收获信任
昨日,记者来到该科时,李钰兰正在病房与患者聊天。患者是一位老太太,李钰兰半蹲在病床前听老人说话,老人说自己的腿有点疼,又指着胸部说闷气,老人说一句李钰兰答应一声,等老人全部说完,她开始给老人检查。老人耳背,李钰兰给老人说话时,脸贴在老人的耳朵旁,告诉老人检查结果,还安慰老人不要着急,吃点药就会好。
“好、好,我不着急。”老人拉着李钰兰的手说,“有你在,我得啥病都不怕。”
“信任,是患者对医生最好的褒奖。”李钰兰说。
3个月前,李钰兰接诊了一名发热患者。原来,这位患者第一次发热住院后,经过治疗病情很快被控制,谁知出院不到一个月,再次出现发热症状。这次,他的主治医师是李钰兰。
李钰兰为患者查体时发现皮肤发黄,询问后得知皮肤发黄是近期才出现的。李钰兰分析,患者发热并不是因为感染所致,而是因其他疾病引起的。随后,她为患者作了胆红素、肝功能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异常,便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这位患者转院后经过检查确诊为壶腹部占位癌,因为发现及时,术后恢复得非常好。这位患者出院后,和家人专门找到李钰兰表示感谢。从这以后,这位患者经常介绍亲朋好友找李钰兰看病。
“你真心对待患者,就会得到患者的信任。”李钰兰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