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您的悉心治疗,我终于战胜了疾病,重获健康。”10月18日,赵先生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复查,看到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后,他拉着该科主任孙建民的手激动地说。
今年年初,赵先生出现疑似结核病症状,在我市一家医院被初步确诊后,医生建议他到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诊治。在家人的陪同下,赵先生来到该科就诊。刚入院时,他的多项生理指标都不正常,临床表现更是十分糟糕。“住院初期,患咯曾出现胸闷、发烧、咯血、抑郁、烦躁等症状。”该科一名护士回忆说。根据治疗需要,赵先生还作了肝脏、肾脏等检查,被检查出肝脏异常。
如何为赵先生制订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孙建民说,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对肝脏损伤较大,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患者的肝脏系统疾病。经过认真研究患者的病情,并与肝病专家一起讨论后,孙建民为赵先生制订了具体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孙建民还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入院治疗5周后,赵先生的病情趋于稳定,肝脏系统疾病得到控制;3个月后,肺结核也基本痊愈。随后,孙建民又为患者开了巩固药方,让患者又继续调养了几个月。“如今,各种不舒服的症状都消失了,我感觉身体也轻松了很多。”赵先生说。
孙建民介绍,95%以上的肺结核都可以治愈,但治愈的前提是一定要规范治疗。规范治疗要遵从早期诊治,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的原则,经过4~8周的规范治疗,临床症状及传染性大多能得到控制。在病情好转后,千万不要停止治疗,这样容易使病情反复或产生耐药性,成为难治性肺结核,造成终生难愈或危及生命。
众所周知,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对这种传染性疾病而言,防大于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公众该如何预防结核病呢?孙建民说,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结核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健康人群吸入带菌飞沫就有可能感染肺结核。“结核病的传播链条中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环节。因此,预防结核病应该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个环节进行。”孙建民说,“只要保护措施得当,很多人是不会被感染的。具体做法包括,及时对健康人群接种疫苗,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有效隔离,保持居住、工作环境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