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环卫工人节 致敬城市“美容师”
家庭作业不能成家长作业
扫黑除恶,提升群众幸福感
母子零用钱协议
斩断自媒体“以谣生利”利益链 主流媒体当发起更多“闪电战”
世相漫话
市卫计委开展全市医疗机构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
出租车收费“只入不舍” 市民认为:不找零不合理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母子零用钱协议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广东东莞一名律师妈妈与10岁儿子5年间签署的4份零用钱协议引发媒体关注。有人认为签协议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法律意识,也有人认为此举缺少人情味。对此,律师妈妈表示,5年间,孩子对协议从被动签署到主动签署,已经习惯了在协议中充当“乙方”,也越来越意识到了规则和凭证的重要性。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工程师-作家-湖南大学讲师张闻骥:母子签署零用钱协议,一是可以让孩子有节制且合理地使用零花钱,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二是可以让孩子懂得规则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

  @揭育贤:这是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遵守协议就会获益,违背协议就会受罚,此举简单明了地向孩子表明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增强了他的规则意识。

  @东山谢氏:我支持这位妈妈的做法,约法三章、坚持原则,胜过无数次唠叨。教育孩子,关键在于坚持原则、说到做到。

  @益昌人:家庭教育既要充满浓浓亲情,也要有一定的理性,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单纯的溺爱和刻板的要求,都达不到最终的目标。这位母亲的做法很不错,值得更多人借鉴。

  @我曾梦到抚远:大多数家庭的父母缺乏这样的教育意识,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这位母亲不一般。

  @心雨zyh:母子签署零用钱协议无可厚非,但情感教育也不可缺失,要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让孩子不仅意识到规则和凭证的重要性,还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刚柔v:我不赞成这种教育方式。教育孩子,还是应该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成长空间,“笼子教育”虽然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会使孩子变得刻板、教条,难以突破自己的固有思维,这种教育方式会伤害孩子的一生。

  @邵武古山何氏:此举初衷虽好,却有些不妥,把孩子培养成精打细算的人,可能让孩子在为人处世方面显得很另类,不利于孩子身心成长。我建议还是顺其自然,让孩子过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童年吧!

  【下期话题】

  直播浪潮中的普通人

  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白河村村民田海成的生活发生巨变,妻子带着儿子离家出走,6岁的女儿佳佳承担起照顾他的重任。帮父亲刷牙、洗脸、按摩、翻身、喂饭……只要是不上学的时候,这便是佳佳的日常生活。去年年初无意间听人说起直播,田海成也开始尝试将女儿照顾自己的生活片段放在网上。近年来,他和女儿一共收获了46万名粉丝。

  直播平台让田海成有了“对外窗口”,心态逐渐变好,加上全国各地好心人的支持与帮助,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生活也有了着落。但同时,有人质疑他借女儿赚取“同情钱”,绑架了女儿的自由。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