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体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提前完成年度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任务
市体育局认真学习省委书记王国生署名文章
快乐酷走
女性体育健身方法(二)
让传统武术阔步走向新时代
体育场馆福利大派送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0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传统武术阔步走向新时代
——省第二届传统武术大赛(总决赛)见闻
作者: 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长幼咸聚共论剑,南拳北腿齐亮相。

  10月27日,武韵中原“体彩杯”河南省第二届传统武术大赛(总决赛)在我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开赛。在比赛现场,各路高手切磋武艺、交流心得,许多市民前来观看比赛,感受传统武术的无穷魅力。

  为期两天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市的32支代表队、400多名武术爱好者。比赛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4个年龄段,武术种类繁多,涵盖了太极拳、通臂拳、少林拳、形意拳、八极拳、八卦掌等百余种拳法。

  当日9时,在比赛现场,选手们身穿各式各样的武术服装在等候区候场,赛场上,气氛紧张而热烈,在评委们和观众的注视下,每个选手都铆足了劲儿,争取最好的表现。

  看那赛场上,忽而是一根长棍,在手中耍得虎虎生风;忽而是一套长拳,招式流畅、劲势凌厉。有的选手还在连续翻滚后,亮出一套“旋风腿”的绝活,动作干净利落。

  青少年组的比赛更是异彩纷呈,小运动员们生龙活虎,朝气蓬勃,个个身手矫健敏捷,观众席传来的“加油”“打得好”等呐喊声不断。

  今年7岁的邵俊智和9岁的王欣熠是漯河市二队的两位小选手,他们二人都拜在了同一个老师门下习练太极拳。别看他们年纪小,在赛场上表现得着实不俗。“练太极拳真好,孩子已经练了4年,这几年身体很棒,很少生病。”王欣熠的爸爸对记者说。

  来自开封市的拳师刘根生这两个月来已经是第三次来我市参加体育活动,“我和焦作真是有缘,8月份我和老伴儿在市太极体育中心参加了全国太极拳(剑)家庭展示交流活动,一周后又在这里参加了河南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刘根生对记者说,“焦作是太极拳的发源地,焦作地区的武术种类繁多,是有名的‘武术之乡’,这座城市很有活力!”

  “在我市,武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文化底蕴。”市武术协会主席张治远说,相比前几年我市举办的传统武术比赛,这次活动的新生代小选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些年,我们加大了挖掘整理传统武术项目的力度,对于习练人数较少的武术项目将会进行更大力度的保护和发掘,让这些项目不会面临失传的困境。”张治远说,从本次比赛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各级武术协会、武术馆(校)等不遗余力地传承推广和普及各类传统武术项目,使得一些拳种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武术是我省重要的‘根’文化资源和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瑰宝。”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延春说,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少林拳、太极拳等优秀拳种的发展,组织传统武术教练员、指导员培训,不断推进传统武术的宣传推广,不断推进传统武术的传承,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传统武术的发展力度,发扬光大中国武术,让更多的人享受武术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本栏照片均为比赛精彩瞬间。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