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县:以铁的纪律护航脱贫攻坚 中站区:五大攻坚助推“百日会战”
扶贫动态
温县:就业小岗位 撑起大扶贫
扶贫长镜头
解难题拔穷根 带村民奔小康
产业扶贫如何挑起脱贫攻坚“大梁”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九渡村第一书记杨波:
解难题拔穷根 带村民奔小康
本报记者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发改委驻九渡村第一书记杨波(左)到贫困户刘琪林家里走访,了解养蜂情况。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九渡村位于沁阳市常平乡东部,地处豫晋交界的太行山腹地,由13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623人,是全省深度贫困村。“山上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灾害多”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到了这里,带领村民修路、挖井,村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九渡村的13个自然村全部分布在三沟一岭上,影响发展的穷根难拔,整村脱贫任务艰巨。

  2017年12月,市发改委工业科科长杨波接到通知,由他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时年48岁的杨波患有高血压、呼吸暂歇症,每晚都要用呼吸机,驻村工作对他的身体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然而,面对组织的任命,有着26年党龄的杨波没有犹豫、不讲条件,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背起行李进了村。

  建好党支部,带动一村富。初到九渡村,摆在杨波面前的棘手问题就是村两委换届。一些村民因选举产生了矛盾,为了化解矛盾,杨波谋划建立了第一书记说事谈心室,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公布出来,主动倾听村民意见,力促矛盾化解。很快,在杨波的努力下,九渡村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出了乡亲们最信任的村两委班子,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

  九渡村地处深山,多年来吃水难一直是影响村民生活的难题,也是影响村民脱贫的难题。对此,该村最偏远的自然村尚河村村民体会更深刻。今年7月25日,在杨波的带领下,施工队战高温、斗酷暑,克服各种地质难题,终于在尚河村打出了沁阳市最深的井水,不仅解决了九渡村5个自然村村民的吃水问题,还为正在建设的九渡旅游景区提供了用水保障。

  看着甘甜的井水喷涌而出,尚河村村民抑制不住脸上的喜悦,奔走相告:“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啊,没想到咱村还有一天能喝上井水。”

  更让九渡人高兴的是,今年8月中旬,投资25万元、650米长、连接自然村八渡到里沟的道路修通了,路边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至此九渡13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道路村村通。此外,位于里沟村的山区健身步道项目很快就要开工,将为村民又打通一条增收致富路。

  井挖好了,路修通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杨波又把目光盯到了精准扶贫拔穷根上。

  要想拔穷根,发展产业是根本。九渡村素有茵陈、连翘、蒲公英、野菊花、山韭菜等山货,可是这些东西包装简陋,仅凭村民在家门口零散销售,难成规模。如何把这些山里的宝贝变成富民的产业?今年夏天,在杨波的多方联系下,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为九渡村捐款20万元,帮助村集体建起了丹峡旅游建设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就业,开发茵陈、蒲公英茶和连翘饮等旅游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为深山里的宝贝找到了“好婆家”。杨波还组织村里的养蜂户,整合蜂蜜资源,统一标识、标准,打造蜂蜜品牌,畅通销售渠道。

  道路通了,游客来了,山货也变成了香饽饽。如今,九渡村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