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同时,积极参加中国社会扶贫网主办的宣传活动,广泛征集先进事迹,采取线上征集、评选和宣传,线下直播、微访谈、VR等多媒体传播的形式,动员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和支持社会扶贫工作。
采取以会代训、线上教学、微信群互动等方式举办培训班150余场次,重点围绕后台管理注册方式、需求发布、工作对接等内容培训各级干部群众1.3万余人次。对各乡镇(街道)分管副书记、扶贫办主任及专干、村级管理员、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村两委主要成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并组织扶贫干部进村入户宣传,让大家知晓怎么用、怎么帮、帮助谁、谁帮助等基本情况,在该市营造并形成党员干部带头、贫困群众参与、社会各界关注的浓厚氛围。
该市通过宣传社会扶贫网的爱心积分、光荣榜、扶贫展示平台等,彰显中国社会扶贫网的爱心帮扶力量,倾力打造一批对接成功的典型,进行全方位传播,影响更多爱心人士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扶贫。去年年底,在爱心企业沁阳市都氏集团和慈善协会的引领下,该市企业积极开展春节慰问贫困户活动,慰问脱贫户1763户,慰问物资达36万元。西向镇南向村贫困户张高产患癌住院,在扶贫网上发布医疗需求救助资金1万元,很快得到解决。西万镇筹集爱心资金130余万元,用于脱贫攻坚。沁阳市人社局郑斌荣获“点赞我的爱心帮扶”活动全国优秀人物奖。
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展“脱贫标兵”评选活动,在该市脱贫户中评选5名“脱贫标兵”,进行通报表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积极主动脱贫。对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体工商户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评选出爱心企业及帮扶标兵,通过发放荣誉证书、宣传报道等方式,调动和激励大家参与社会扶贫的热情,强化各方获得感,在社会上营造讲奉献、比爱心、颂善行的社会扶贫氛围。
联网:助力脱贫攻坚
网络扶贫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该市融合县域特色,大胆开拓创新,在该市建立电商平台、众筹平台、对接平台、展示平台和评价平台等五大平台,凝聚扶贫资金、社会组织、产业、教育、医疗等五大联盟,开展慈善、教育、医疗、产业、就业等五大众筹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沁阳特色的“中国社会扶贫网”管理运行模式,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开展“社会捐助”慈善众筹活动。去年,西向镇率先成立慈善工作委员会,现场捐款367万元。其余12个乡镇(街道)和食药监、卫生计生委、工商、教育4个重点行业部门纷纷借鉴西向镇模式,均建立了慈善工作委员会,该市共募集善款937万元,直接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520户31.2万元,资助西万镇仔猪寄养项目资金28.8万元,资助山王庄镇张庄、陈庄、闫斜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6万元。向电商企业印发“扶贫公益贴”,每销售一件商品通过慈善协会为扶贫事业捐赠0.1元至0.5元,已累计捐款5万元。
开展“学子圆梦”教育众筹活动。为100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4万元、学习用品价值1万元;创建了实验小学、王召中心小学等3所中国社会扶贫网沁阳爱心学校。
开展“有病无忧”医疗众筹活动。为特别困难的50户因病致贫家庭每户捐赠资金800元和价值200元体检卡;打造沁阳市中医院、崇义卫生院2家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医院,制定针对贫困患者的服务流程和减免政策,使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组织豫医联盟沁阳行活动,为41名强直性脊柱炎和心脏病贫困群众进行诊疗鉴定,义诊困难群众200多人,现场捐赠药品价值2万元。
开展“致富不愁”产业众筹活动。依托“百企帮百村”,39家企业根据20个贫困村及贫困户的脱贫需求,采取一企帮一村或多企帮一村、不脱贫不脱钩的方式,结成帮扶对子,带动全市企业共向贫困村、贫困户捐赠帮扶资金48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900个。
开展“打工不远”就业众筹活动。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就业信息,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采取“产业+就业”“互联网+就业”“创业+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等措施,该市6276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5037人。组织电商企业特色产品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平台,积极开展“电商年货节”“双节献真情”活动,促进特色产品上行。良农公社通过收购贫困户种植的山药、怀姜等特色产品在线上平台销售,实现企业发展与扶贫帮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