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一根针”到满目青山
用一部法规 守护一座山
从废弃矿山 到户外乐园
光影驿站
1982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一根针”到满目青山
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如今的缝山公园。 宋景忠 摄
 
   

  11月4日,周日,缝山公园游人如织,不少游客登上山顶,围绕巨大的弯月形手术针雕塑拍照留念。然而,谁又能想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是另一番光景:采石挖山不断,整日炮声隆隆,灰尘弥漫天空,10多家采石场同时在这里存在。

  我市是一个传统资源型城市,一直以来,人们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观念的引导下,以采石挖山维持生计。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下,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大规模炸山毁石,肆意开采矿产资源。当时,群众中流传着“机器一开,财富就来;炮声一响,黄金万两”的顺口溜。

  如此一来,山则不山;如此一来,环境堪忧。怎么办?痛定思痛的焦作人认定:北山治理,势在必行。于是,向往美好生活的焦作人,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北山治理。

  1999年,我市按照“禁采区内关停,限采区内收缩,开采区内集聚”的要求实施矿山企业的布局调整,关停了现在缝山公园附近的所有采石场。

  矿山企业关停了,但已是满目疮痍、体无完肤的山体怎么办?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复绿,恢复生态环境。于是,对缝山公园开始规划与建设,历时7年,共分三个阶段完成施工建造。

  2000年1月,以不锈钢为原料加工制作,高约20米、最大直径达80厘米、重10吨的手术针雕塑呈现在这座受伤的山之巅。雕塑形如弯月,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随后,我市又先后投资2700万元,利用采石场遗留下的残缺山体、凹地和陡坡,栽植各类苗木2万余株,建成了大瀑布、星光广场、西湖、东湖等景观工程和供水、供电、停车场等配套工程。2006年4月28日,缝山公园正式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缝山公园的建成,是我市园林绿化的一个新亮点、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也成为我市向深度治理北山的新起点。

  由于多种原因,我市北山治理出现了“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2016年5月,上任伊始的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北山调研时,看到这千疮百孔的山体,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此后,他多次到沿山的修武县、马村区、山阳区、解放区、中站区和博爱县深山区,暗访北山治理工作。

  2016年6月14日,我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双管齐下、双向发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转变成加快经济转型的动力,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焦作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一场严打北山私挖滥采反弹、巩固北山治理成效的攻坚战在我市拉开大幕。

  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迅速出台;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立法调研活动,2017年3月10日,《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市纪委、监察局发布关于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整治专项问责活动的通告,将举报内容、举报对象、举报方式广而告之;

  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为北山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我市北部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除此之外,市政府还成立了北部山区专项整治行动综合督导组,抽调国土、公安、环保、林业、工商、城管、交通和安检8个部门主管领导,具体负责督导各县(市)区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明确督导组要建立督导台账,对分包县(市)区进行每周不少于2次现场督导检查,检查工作要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将有关情况报北山治理联席办。

  此次攻坚战中,全市413个非法采矿点、1028个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和63家到期关闭非煤矿山企业,在2个月内完成“场平地净”;19家未到期非煤矿山企业按照“四证”齐全、“四化”达标的要求全部整顿到位。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植树绿化黄金季节,组织各县(市)区针对非法开采点、加工点等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区域,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一点一策制订修复治理方案,大力开展山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共完成修复治理面积3.6万亩,新增林地9313亩,新增耕地5178亩,植树81.4万棵,修建道路73.2公里,转为其他建设用地839.47亩。

  铁腕治理动真格,巍巍青山入画来。多年来,我市先后建成了缝山公园、闫河公园、龙翔矿山公园、白鹭湿地公园等一批矿山地质公园,着力将北部山区打造成为一个青山相拥、绿水环绕、城在山中、山水与城市融合,集休闲、郊游、健身、娱乐、科普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矿山郊野公园。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