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一根针”到满目青山
用一部法规 守护一座山
从废弃矿山 到户外乐园
光影驿站
1982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一部法规 守护一座山
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北山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模式,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开展集中攻坚,遏制住了私挖滥采和非法经营加工,并在全省首家为一座大山立法,于2017年3月10日颁布实施《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北山保护条例”),使我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了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北山保护条例是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2016年11月2日经焦作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11月18日经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自2017年3月10日起施行。

  从依靠行政化手段到步入法治化轨道,我市用一部法守护一座山,开启了依法治山的“善治模式”,在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北山生态环境和每个焦作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市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对破坏北山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并及时投诉举报。”退休干部王长山对我市出台这部法规非常认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