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浙江杭州网友“蓝蝴蝶2018”带着6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在自家小区散步。突然一只没拴绳的狗冲过来追着孩子叫,她本能地护住儿子,并用脚驱赶狗。这时,狗主人气冲冲地过来指责女网友为什么踢自己的“儿子”。女网友指责狗主人没有拴狗绳,男子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冲上来掐住她的脖子,并用拳头打其头部。有人过来劝阻,把狗主人拉开,当女网友转身想带孩子离开时,他第二次冲过来打人。
(据杭州日报官方微博)
近年来,养狗扰民的新闻隔三岔五就会搅动网友的舆论场,对于大多数事件,大家看看也就罢了,最多不过是“挺狗派”和“倒狗派”隔空舌战几句。
然而,这则“狗主人为‘儿了’报仇”的新闻很不一般,母亲护子的母性力量几乎一边倒地碾压了爱狗人士的“自由养狗论”。究其原因,在孩子和宠物之间,纵然是铁石心肠,人性深处保护孩子的力量也会被瞬间激活,即使立场坚定的“自由养狗论”人士,也会冷静下来为杭州打人男子感到脸红。
正因为如此,这则新闻的社会意义不仅体现在常规意义上的狗患之思,更体现在“挺狗派”和“倒狗派”能够通过该事件消消气,不像以往那样剑拔弩张,而是试着换位思考,少带对立情绪去辩证地看待养狗那些事。
深受狗患之扰的人常常将注意力集中于“骚扰源”,而忽视了与狗主人的沟通。说起这个道理,他们不是不明白,而是让情绪压倒了理智,条件反射式地向狗发起反击。
遇见这种情况,狗主人当然不答应,你维护人权,他维护“狗权”,人与狗的冲突很容易演变成人与人的冲突;这种情况见多了,狗主人也会形成固化思维,条件反射式地保护自己的“家人”,当外人对宠物狗不友好时,狗主人更会顿生戾气,动辄发起一场“狗狗保卫战”。杭州打人男子的疯狂举动或许就是这种情况,好端端的一个人怎能瞬间变得丧心病狂!
话到此处,我们可以说,狗患皆人患。
如今的社会,压力很大,很多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孤岛;如今的家庭,规模很小,相当一部分人常年以狗为伴。现在,狗不但是人类的朋友,很多主人更是将其视作家庭成员和感情的寄托,杭州打人男子声称小狗是自己的“儿子”,乍一听奇怪,想一想也能理解。
狗,对养狗人很重要,不养狗者或许难以完全体会这种感觉。然而,养狗人的自由也是相对的自由,只有搞清楚狗患之争背后的群己权责关系才能消除对立与偏执。
何时遛狗,以何种方式遛狗,是每个人的自由,但这种自由的边界就是“利己莫损人”。养狗不拴绳、遛狗不清理粪便、不给烈性犬戴嘴套等行为,客观上已经对他人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狗主人的放纵或许就是他人的噩梦。
狗毕竟是动物,谁也无法精确掌控其兽性大发的节奏,“狗狗乖,不咬人”本身就是个自欺欺人的伪观点。走进家门,即便狗狗“大闹天宫”,也是自家的事,那是养狗人的自由。但走出那扇门,养狗人就不仅是个体,更是一个社会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底线是不侵犯别人的权益。所以,解决狗患之争的关键,首先是养狗人守住自己的本分。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养狗人还是能分得清青红皂白的,从细节做起的举手之劳就能平衡养狗人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这种事发展到非让“法”与“罚”介入而不可收拾的地步,对“挺狗派”和“倒狗派”来说,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