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如今,温县的大部分铁棍山药装进了政府统一印制的包装箱,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包装箱上的二维码,不仅能查询从种到收的全部溯源信息,还可以实现产品去向跟踪。这是我市实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成果。
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追溯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职责进行了界定和明确,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全市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我市结合实际,以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汽车维修配件七大类重要产品为重点,积极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在食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全环节可追溯。市农业局依托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分两批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点39个,其中种植业追溯点24个、水产追溯点2个、农资店追溯点13个。在以种子、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为重点的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市农业局加强种子备案审查,严格农药经营许可,建立健全农资购销记录制度,要求农资经营单位详细记录其采购、销售农资的名称、来源、数量、对象、时间等事项,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切实加强农资质量的可追溯管理。
在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学习借鉴浙江省杭州市“一库六平台”信息化系统和阳光餐饮智慧监管系统,积极探索依托监管端、企业端、公众端构建“互联网+行政监管”“互联网+自律管理”“互联网+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共治模式;以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等品类为重点,指导、监督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推进药品全品种、全过程追溯与监管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药品追溯体系。
在特种设备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市质监局建立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信息网、车用气瓶电子标签动态监管系统和加气站、电子标签动态监管系统。一是建立特种设备档案体系。该局严格履行特种设备安全“准入”“准用”制度,加强对新增特种设备资质审查把关,认真做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使用登记和特种设备数据库更新工作。今年年初以来,全市新增特种设备2383台(条)、气瓶7044个,对21家电梯维保单位进行了登记备案。二是督促企业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该局制订了《2018年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方案》,在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开展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要求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建立产品质量纸质档案、特种设备安装单位建立安装纸质档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使用档案,督促企业建立生产记录档案。
在危险品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市公安局扎实推进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销毁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建设了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烟花爆竹流向监管信息系统、剧毒化学品物联网动态管控信息系统、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流向管理信息系统,被河南省公安厅确立为易制爆剧毒危险化学品物联网动态管控系统试点单位。今年年初以来,市公安局通过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开具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1055份、运输许可证1076份,录入爆破作业人员1118人,确认运输证通报信息4962条;通过烟花爆竹流向监管信息系统开具烟花爆竹运输许可证125份,录用驾驶员信息和安全员信息250条,运输烟花爆竹170060件;通过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系统录入剧毒化学品从业人员信息316条,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信息460条,申办剧毒化学品准购证304份,录入安全检查信息735条,处置各类系统预警221次,录入购买剧毒化学品入库信息2248条,录入购销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备案信息5630条,通过系统研判办理涉剧毒化学品行政案件3起,办理涉易制爆危险化学品行政案件6起。此外,市安监局加快实现烟花爆竹采购申请、库房管理、入库登记、出库登记、库存查询、库存预警设置等功能的信息化管理。市环保局建立了危险废弃物由生产到处置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管理,保障环境安全。市工信委进一步加强民爆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全力保障民爆产品进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安全。
在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市交通局积极推进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建设,制订了《焦作市推进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开展维修企业系统对接和数据采集,引导车主使用系统网站和APP,按规定建立机动车维修电子档案。市工商局建立了流通领域汽车配件经销商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和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对汽车配件、消防产品等重要商品,强化抽检,突出重要商品的质量监管,做到以整治促规范、以整治促提升。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工商部门共抽检消防器材、电动自行车等各类商品110个批次,合格68个批次,有42个批次不合格。对检验不合格的,追溯通知样品生产企业,共发出通报函42封,进一步提升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