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公厕革命”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作为市委、市政府2018年民生幸福工程和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公厕革命”事关大民生、凸显大文明。深入开展“公厕革命”,体现市委、市政府正以集小胜成大胜的气概,推进百姓美好生活的到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补齐民生短板,精细化管理城市,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就我市而言,“公厕革命”既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又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样板。
拿出“绣花”功夫开展“公厕革命”。我市“公厕革命”起点高、标准高,尤其是新建公厕,瞄准现代化、人性化、尊严化和智能化方向,既要求公厕设施及其外观构造符合方便、清洁、节能、美观的标准,改变脏臭差的传统印象;又要求公厕建筑必须与街道绿化、美化相协调,成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现代化城市新型建筑的类型与标识之一。以位于普济路与影视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徽派建筑风格的公厕为例,青瓦白墙,仿古门窗,给人精舍雅居的感觉。这座公厕的亮点远不止仿古的外观,其现代化、人性化的内部设施“颜值”更高,如除臭装置、残疾人扶手、婴儿护理台等,特别是配备第三卫生间,如厕时父亲可以陪伴女儿,母亲可以陪伴儿子,体现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
精细化管理是深化“公厕革命”的必由之路。有人说公厕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话很有道理。“公厕革命”不是简单的增量供给,还要看厕所的使用在理念与内涵上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公厕若管理不到位,会出现异味较重、蹲位不清洁等问题,给人留下只讲究面子、不讲究里子的印象。开展“公厕革命”,国内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新疆克拉玛依的“厕所革命”,无论是大街小巷的公厕,还是市区流动厕所,都设施完善,洗手液、手纸等一应俱全,如厕者洗完手后即会有工作人员将洗手池上、地面的水渍擦干。我市今年投资1200万元推进“公厕革命”,也是要通过内外兼修的环境革命、增添便民设施的功能革命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品质革命,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美观实用、管理有效”的公厕管理目标,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有人说,观察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妨从公共厕所开始。我市以“公厕革命”为切入点,全面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对于扎实做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推进“四城联创”,把焦作建设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