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为探访中医绝技再次来到市中医院心病科门诊,看到该科主任赵金岭正在给一位老年患者把脉看病,就默默地在一旁观察。只见赵金岭在非常认真地把脉、查看舌苔以及询问相关病情后,为患者开了药方,并叮嘱:“这是小柴胡汤,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煎服。”听了他的话,记者忍不住说:“早就听说小柴胡汤是千古良方,不如探访一番。”
待赵金岭稍微空闲之后,记者上前说明来意。赵金岭听后笑着说:“柴胡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病症。小柴胡汤是柴胡类方中的代表,在《伤寒论》中,柴胡类方主要包括以柴胡为主要药物组成的一类方剂,其中有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四逆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我见很多人感冒了,都会喝小柴胡。我见你刚才给患者也开小柴胡汤,是咋回事?”记者问。
赵金岭点了点头,认真地说:“确实是这样。但是,小柴胡汤还有一个重要功效,就是治疗肝郁气滞。在西医上,心脏神经症又称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患者发病也都与情志刺激和惊恐、紧张、劳倦过度等有关,即便属于器质性也都与肝气郁结的病理因素有关。柴胡从药性上讲,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元末明初的朱震亨、戴思恭在《丹溪心法·六郁》中早有论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清代黄元御《长沙药解》中也认为:‘柴胡清胆经之郁火,泻心家之烦热,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现代多位中医大家都对柴胡类方有过深入研究,像当代曹洪欣教授就运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研究应用柴胡类方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发现患者治疗后冠脉狭窄得到明显减轻。同时,通过调整配伍,或加或减的方式,运用柴胡类方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各类心血管疾病,都取得了显著疗效。而在临床上经过实践,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现在对柴胡类方非常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