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乡间小路到通衢大道
难忘影寺那三天
公路绿色廊道“一招求多效”
光影驿站
1985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路绿色廊道“一招求多效”
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6年,我市提出加快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依托焦作—博爱—沁阳—孟州、焦作—武陟、焦作—云台山等6条干线公路,打造总里程185公里的绿色生态交通廊道。2017年,我市决定围绕4条高速公路、8条干线公路和县道,再建设306公里绿色廊道。

  目前,我市公路绿色廊道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总里程已完成526公里,打造了串联生态游园和景观式道路节点,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一路一品”“一村一景”“路在林中穿、车在景中过、人在画中游”的生态绿色景观长廊。受到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副省长徐光、市委书记王小平等多位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廊道建设中,我市各县(市)区重视程度高、规划起点高、建设标准高、工作热情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廊道建设亮点纷呈:积极采用PPP模式,资金、规划、质量及后期管护等难题迎刃而解;创新“廊道+”建设模式,实施了“廊道+党建”“廊道+历史文化”“廊道+休闲健身”“廊道+美丽乡村”“廊道+全域旅游”“廊道+便民惠民”等一系列工程,极大地发挥了廊道建设“一招求多效”的放大效应,打造了焦作市绿色生态的亮丽名片。

  2018年10月29日的《经济日报》对我市加快公路绿色廊道建设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