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乡间小路到通衢大道
难忘影寺那三天
公路绿色廊道“一招求多效”
光影驿站
1985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影寺那三天
本报记者 吕正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998年3月,本报组织“新闻扶贫乡村行”活动,记者和4名同志一道,去修武县西村乡影寺村采访。

  报社领导十分重视,派“上海轿”把我们送到西村乡。乡领导说,往下的路不好走,改坐吉普车吧。一路颠簸到双庙,乡里陪同的同志经验十分丰富,找了辆“小奔马”继续跑。一个陡坡下去,影寺到了。

  按原计划,采访当天就结束。谁曾想,连日阴雨,“小奔马”没有能力爬上村口那个陡坡,要想从地处盆地的影寺出来又没有其他路可走。无可奈何中,我们只得改变采访计划,和村民同吃同住,深入体验生活。

  三天三夜后,雨终于停了,影寺采访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0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现在的影寺村,早已借助四通八达的盘山公路,和风景名胜区融为一体,乡亲们享受着全域旅游带来的福祉,再也没有行路之困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