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本报组织“新闻扶贫乡村行”活动,记者和4名同志一道,去修武县西村乡影寺村采访。
报社领导十分重视,派“上海轿”把我们送到西村乡。乡领导说,往下的路不好走,改坐吉普车吧。一路颠簸到双庙,乡里陪同的同志经验十分丰富,找了辆“小奔马”继续跑。一个陡坡下去,影寺到了。
按原计划,采访当天就结束。谁曾想,连日阴雨,“小奔马”没有能力爬上村口那个陡坡,要想从地处盆地的影寺出来又没有其他路可走。无可奈何中,我们只得改变采访计划,和村民同吃同住,深入体验生活。
三天三夜后,雨终于停了,影寺采访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0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现在的影寺村,早已借助四通八达的盘山公路,和风景名胜区融为一体,乡亲们享受着全域旅游带来的福祉,再也没有行路之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