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学习实践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风的主要特征
保证公交行车安全须打“组合拳”
“躺式红绿灯”
潜心钻研 精心育人
博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拍卖公告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沈艳飞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开启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为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表述

  在新思想方面,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要论断。

  在新要求方面,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在新目标方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也就是要让中国美丽、让人民满意、让全球受益。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在新部署方面,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显著提高。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首次将“美丽”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开启了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新时代。这极大凸显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新的拓展,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显示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应有目标和发展动力,奠定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在生态文明理念方面,明确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方面,提出发展和保护相统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坚持绿色惠民。在生态文明实现路径方面,强调要转变先污染后治理、重末端轻源头的旧思维,形成绿色底线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美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比如在法律制度、责任追究、奖惩制度等方面,以及正在大力研究的生态补偿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改革不仅体现在纵向上,在如何实现区域之间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正义与公平、效率与价值之间的对接等方面,改革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尤其是生态系统问题不是立竿见影就能解决的,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从目前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人多地少、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农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严峻。四是法律制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五是全员参与的生态文明理念还不够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治理环境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坚定信心,也不能急于求成;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稳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深化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生态资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利用制度和保护制度,整合形成系统的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制度,建立健全严格可实施的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追究、赔偿制度。

  要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必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保督察,加强监管执法。

  要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要全员参与,政府、企业和公民都要行动起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气候”,将生态文化、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等方面尽快落实到行动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关乎民族长远未来。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作者单位:孟州市委党校)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