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才能用好呼吸呢?
对此,本期“名师大讲堂”邀请市武术名师刘连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惑释疑。
“练习太极拳,呼吸和动作都应该以自然而然的配合为好。”他说,一些初学太极拳者,刚练拳时会感到四肢和腰身不协调,时间稍长就会感到肌肉酸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练拳时不会用呼吸,造成人体气血循环不畅,加之个别拳架动作不到位,从而在拉动筋骨时出现酸麻等症状。
“太极拳是一项有氧运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呼吸,主张与动作配合进行深长均匀的深呼吸。练拳过程中,吸气时收腹提肛,腰部一收一放,起伏鼓荡,不仅增大肺活量,而且加强腹肌运动,按摩肠胃,增强消化能力。”刘连生说,人体呼吸顺畅,周身四肢运行的筋骨脉络通顺,在松、沉、领、顶劲时产生丹田运作功能,这样练习太极拳套路时动作协调,进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也能慢慢感受到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他表示,练太极拳时的呼吸有一定的规律,在太极拳行功走架时,合、虚、蓄、收、化等动作为吸气,开、实、发、放、打等动作为呼气。初学者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最好使用自然呼吸来慢慢习惯太极,按自己平时的习惯,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做太极动作的时候,将一呼一吸配合动作进行,万万不可呼吸断断续续或者憋气。
“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关系不仅决定了练习太极拳的技术动作质量好坏,还关系着练拳者的身体健康。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掌握均衡,让呼吸自如流畅,不急不躁地使用丹田劲,这样人体动作舒畅,进而疏通血脉。因此,练太极拳时一定要在专业拳师的指导下,进行动作和呼吸的配合训练,这样才能把太极拳练好,达到练拳健身的目的。”刘连生说。
●名师档案:
刘连生,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拳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市武术名师。1960年出生于中站区西冯封村的一位武术世家,5岁时,跟随其大伯刘思绪学习武术基本功,后经名师指点学习太极拳,并逐渐领悟太极拳真谛。多年来,刘连生义务举办太极拳、太极剑等培训班200多期,其培训的学员达1800余人次,他所带领的团体在各类武术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一等奖40个、二等奖37个、三等奖20个。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惑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