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9岁了,前几日接到了市中心血站的短信提醒,就抽空来献血了。”11月19日,在人民路与塔南路交叉口东北角的爱心献血屋,记者遇到了前来无偿献血的陈金兰。当日,是她第二次参加无偿献血。
“一直想参加无偿献血,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从今年5月份起,我正式走上了无偿献血之路,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我已经49岁,再不献血就老了,就没机会了。”陈金兰半开玩笑地说。
据陈金兰介绍,她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无偿献血志愿者,每个人献血的次数都在5次以上。陈金兰是家里最小的,因此常听哥哥姐姐们谈起无偿献血的种种益处。“他们说,定期适量献血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定期适量献血可缓解高黏血症,使血液黏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此外,献血者本人累计无偿献血800毫升以下,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临床用血,可按其献血量的3倍免费享用,5年后至终生按其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累计无偿献血满800毫升者,10年内免费享用所需血量,10年后至终生免费享用献血量3倍的用血;累计无偿献血1000毫升以上者,终生免费享用所需血量。除献血者本人按上述规定享受用血优惠外,献血者的配偶、双方的父母、子女及其配偶临床用血时,可以按献血者的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陈金兰说。
谈话间,陈金兰还说起了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的心情。“第一次献血很紧张,是因为不了解而紧张。扎针时,我的心怦怦直跳,抽血时就没什么感觉了。”陈金兰说。
采访即将结束时,陈金兰对记者说:“能奉献自己,我感到很快乐,希望大家都能参加无偿献血,多多帮助别人。” 本报记者 李瑞雪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