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谢旗营镇谢旗营村安装太阳能路灯63盏,新建氧化塘2个,硬化文化广场2025平方米;西陶镇西滑封村新建红色文化展览馆500平方米、农产品加工体验馆1000平方米;大封镇老催庄村修建排水沟900米,垒花墙1700米,更换路灯250盏,建设50吨恒温库1个……这是武陟县今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按照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年至2020年)》要求,继续创建2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全市《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重点打造8个市级重点村。同时,按照《在全市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设星定级、评星晋级”活动实施方案(试行)》要求,积极开展评星活动。围绕工作目标,县委、县政府秉持“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提高生活品质、打造美丽武陟”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抓提升,多措并举促落实,有效推动了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加快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该县坚持“按季节、分阶段、有重点”的原则,把握时间节点,特别是针对示范村,狠抓硬化、排水、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各村针对自身情况和特点,见缝插针赶进度,穿插进行抓建设,加快创建进度。
抓好美好乡村重点村提升。老催庄村、西滑封村、马营村等8个市级重点村,按照市、县《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紧紧围绕“乡村规划、村容村貌、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文体内涵”六大提升工程,积极提升,效果良好。
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设星定级、评星晋级”活动。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设星定级、评星晋级”活动顺利开展,该县通过精心组织、系统培训、强化宣传、全面提升、狠抓督导、综合评定等多种有效举措,推动活动有序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县委、县政府集中时间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和各村采取会议述职、民主测评、集体研究的办法,对本村进行星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在各乡镇(街道)和各村进行公示。在此基础上,依据各乡镇(街道)评星结果,对照星级标准,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各村星级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评判,并广泛征求县纪检、政法、信访、环保、安监等部门的意见,确定全县326个评星村初次定星结果。
今年年初以来,该县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4755.6万元,硬化道路32.7公里,修建排水沟26.4公里、花墙3.2公里,栽植绿化树1.8万棵,维修、安装路灯1300余盏,涂白墙体7.45万平方米,涂白树木1.6万余棵,绘制文化长廊5500多平方米。 (刘凯 郭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