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从“大铜马”到“夸父逐日”
以瘦为美的升腾感
灵感源于椭圆形的蛋壳
光彩驿站
1989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大铜马”到“夸父逐日”
本报记者 张 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腾飞雕塑。 本报记者 翟鹏程 摄
  夸父逐日雕塑。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城市雕塑,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发展。不同时期的城市雕塑,受时代精神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我们试着从城市雕塑来探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蓬勃发展的精神轨迹。

  “大铜马”:

  锐意创新 开拓进取

  屹立在市民主路和建设路十字路口的腾飞雕塑,被焦作人称为“大铜马”。1984年,为了营造改革开放氛围,焦作市委、市政府开会决定,要在城区重要部位建设符合时代主题的城市雕塑,取名“腾飞”,并采用省雕塑艺术创作室工作人员杨奇瑞设计的“健人骏马”作为“腾飞”的原型。1985年12月30日,腾飞雕塑揭幕。

  腾飞雕塑体现了一种势不可当的前进力量,是全市人民建设焦作、振兴焦作的象征,是时代精神的标志。30多年来,一代代焦作人在“腾飞”精神的激励下,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焦作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腾飞雕塑建成之初,旁边建筑物的高度没有一个超过它,雕塑的南侧、西侧不远处还有一片片的庄稼地。如今,一条条道路逐步宽敞,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昔日俯视中心城区的“大铜马”,已被周边其他建筑物超越,“大铜马”成为焦作城市发展当之无愧的见证者。

  “缝山针”:

  体现科学发展的愿望

  焦作是一个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北部山区由于长期无序开采,造成自然山体千疮百孔,形成了数公里长的高陡险坡,严重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山内动、植物逐年减少,道路遭大车碾压后变得坑坑洼洼,炸山取石料导致附近村民的房屋墙面出现裂痕,天空也总是灰蒙蒙的……

  1999年,焦作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整治北山,关停了在缝山公园附近的所有采石场,建起了缝山公园。“大自然受伤了,我们要去缝合它。”这是我市著名雕塑家薛骏猷的创作理念。2000年1月,以不锈钢为原料加工制作,高20米、直径80厘米、重10吨的手术针雕塑呈现在这座受伤的山体之巅。

  焦作人民的缝山之举,与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不谋而合。如今,缝山针雕塑守护在北山之巅已有18个年头。18年来,全市上下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市委、市政府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南太行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为突破口,立法立规,以法治守护生态底线,倾力推进北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工作。

  “太极之韵”:

  彰显城市文化内涵

  2009年8月,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第八届中国·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在我市举行,“一赛一节”作为我市全力打造的节会品牌,已成为面向国际弘扬太极拳文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当年,沁阳市政府捐赠的陈式太极拳26式的26个太极雕塑,设置于市迎宾路与丰收路交叉口大转盘内,向前来参加盛会的全世界朋友展示这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

  2014年夏天,位于城市东部的市太极体育中心建成。作为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的主会场,市太极体育中心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如期见面。这次大会上,位于太极广场的“太极之韵”大型雕塑首次惊艳亮相,雕塑采用太极推手这一太极拳拳式意象创作而成,展示了太极拳发源地的文化魅力。

  如今的焦作,习练太极拳蔚然成风,拥有3500多名太极拳师,太极拳已经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成为风靡世界的健康运动品牌,更成为我市甚至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正在大力实施“太极+”战略,计划通过建立“太极拳拳术交流中心、太极拳文化创作中心、太极拳健身康养中心、太极拳文化商贸经济中心和太极拳文化旅游开发中心”五大中心,倾力打造世界太极城。

  “夸父逐日”:

  知难而进 砥砺前行

  夸父逐日,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蕴含的是征服的决心和勇气。2006年9月,市龙源湖公园经过改造后盛装亮相,同期落成的大型雕塑“夸父逐日”成为焦作新的标志性雕塑。

  “夸父逐日”见证了我市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和新城区的崛起,也见证了焦作人知难而进、奋勇拼搏的精神和干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四城联创”、脱贫攻坚、环保战役、转型发展……每一分收获都充溢着焦作人民的决心和汗水。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支撑全市人民向着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而努力奋进。

  改革开放40年,精神不息、奋进不止。除了以上标志性雕塑,市雕塑公园的“山阳轶事浮雕”、人民公园的“假日”,月季公园的“月季皇后”等雕塑,都蕴含着焦作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依靠奋斗换取幸福的城市精神。让我们继续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感召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知难而进、砥砺前行,共创焦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