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从“大铜马”到“夸父逐日”
以瘦为美的升腾感
灵感源于椭圆形的蛋壳
光彩驿站
1989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铜马”:
以瘦为美的升腾感
本报记者 原文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984年,为了营造改革开放氛围,焦作市委、市政府开会决定,要在城区重要部位建设符合时代主题的城市雕塑。当时,确定要建设两个雕塑,一个名称叫“腾飞”,一个名称叫“开拓”,“腾飞”建在焦南,“开拓”建在现在的万方桥处(后因其他原因,没能实现)。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市成立市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文化局具体负责城市雕塑的筹建工作。

  为了慎重起见,设计任务委托给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省雕塑艺术创作室。一批有实践经验、有影响的雕塑家先后来到我市实地考察,并设计出了12件立体小稿和5幅画稿。在样品评审会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了评审,最终确定采用省雕塑艺术创作室工作人员杨奇瑞设计的“健人骏马”作为“腾飞”的原型。

  这期间有一个小插曲:原作品设计得人有点胖、马有些肥,当时的雕塑办主任张福海建议,为了突出轻盈、飘逸的动感,希望把人和马设计得再瘦一些,而且他认为这尊雕塑的高度要在12米以上,否则其美感就会受到影响。后来,这些建议都得到了采纳。几经修改后,“腾飞”的最后形象被敲定。以“瘦”形物象为素材,较好地展现了“腾飞”所必须具备的那种腾跃飞升的气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