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为了营造改革开放氛围,焦作市委、市政府开会决定,要在城区重要部位建设符合时代主题的城市雕塑。当时,确定要建设两个雕塑,一个名称叫“腾飞”,一个名称叫“开拓”,“腾飞”建在焦南,“开拓”建在现在的万方桥处(后因其他原因,没能实现)。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市成立市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文化局具体负责城市雕塑的筹建工作。
为了慎重起见,设计任务委托给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省雕塑艺术创作室。一批有实践经验、有影响的雕塑家先后来到我市实地考察,并设计出了12件立体小稿和5幅画稿。在样品评审会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了评审,最终确定采用省雕塑艺术创作室工作人员杨奇瑞设计的“健人骏马”作为“腾飞”的原型。
这期间有一个小插曲:原作品设计得人有点胖、马有些肥,当时的雕塑办主任张福海建议,为了突出轻盈、飘逸的动感,希望把人和马设计得再瘦一些,而且他认为这尊雕塑的高度要在12米以上,否则其美感就会受到影响。后来,这些建议都得到了采纳。几经修改后,“腾飞”的最后形象被敲定。以“瘦”形物象为素材,较好地展现了“腾飞”所必须具备的那种腾跃飞升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