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龙卿)近日,在记者采访中获悉,今年5月,阳庙镇政府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庙中搬出,该庙东西两侧小楼、门口门面房目前正在拆除中。据悉,阳庙镇政府计划将泰山庙建成集文物参观、文化市场、休闲娱乐、文体活动为一体的阳庙镇文化活动中心,使其成为阳庙镇文化旅游核心。
阳庙,旧称阳邑庙,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河内县志》中即有阳邑庙镇记载。阳庙镇因庙建镇,“庙”指的就是泰山庙,俗称阳邑大殿。据载,此庙已有千年历史,原有庙宇房舍200余间,可惜早些年被破坏,现仅存大殿一座,面阔五间20米、进深3间11米,单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覆盖。四周檐下置一斗二升重昂斗拱。明次稍间之平身科均为三攒,耍头、雀替、平板枋、栏额枋皆有彩绘云纹、虎头等。昂嘴有象鼻、龙头,还有很多斗拱。室内梁架粗壮,皆有彩绘。大殿后面现存各种碑记7通,多属于清代。相传,这座古庙内有一颗神奇的避尘珠,长年不需要打扫,大殿房梁上、地上都没有灰尘,没有蜘蛛网,无论外面风如何刮,大殿内进不去灰土。这座古庙里还有一把铁伞,保护着阳庙地区数百年来不受洪涝灾害。
而今,每月的庙会已经成为阳庙镇方圆百里内规模最大、最为古老的庙会,自发前来祭祀祈福的百姓络绎不绝。
为让千年古庙浴火重生,今年,阳庙镇以创建美好乡村、宜居乡村为抓手,打造全景化、全覆盖、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特色小镇,重点挖掘地域传统文化,使这些古老的文化资源焕发新的活力,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
为保护东岳泰山庙,镇里还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对电路进行改造,安装阻燃管。东岳泰山庙为木质结构,为避免电线短路、老化等火灾隐患,镇里对原有线路进行改造升级,并安装阻燃管,降低火灾风险;二是配备了灭火器材。按照房屋大小,配备了灭火器、强光手电、铁锹、手套、水桶等消防器材,并进行灭火器材使用培训;三是安排专人值班。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并定期进行电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