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国利)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动城市转型。今年,我市中心城区有66家企业已启动搬迁改造工作,其中有17家企业已完成搬迁改造,分别占年度目标的108.2%和89.5%。17家企业共腾退土地924.6亩,挂牌出让403亩,出让金11.77亿元。截至8月底,城区PM10、PM2.5同比分别下降13.2%和10.7%,特别是8月份当月PM10浓度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3%,下降率均居全省第一。
实施中心城区“百企退城”,是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各部门要压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完成搬迁改造任务,持续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推动城市整体转型发展,全力打造大都市区次级中心城市、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百企退城”攻坚行动,确定自2018年至2020年用3年时间完成规定范围内100家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一批“三高”企业升级改造,转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或者绿色低碳轨道上来,为发展新动能创造条件、留出空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盘活老工业企业资产资源,加快主城区建设改造步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宜居和谐生态环境,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
我市城区企业搬迁工作早在2010年就开始起步,但当时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通过搬迁促进城区工业企业发展,推进速度缓慢、效果不明显,城企一体、污染严重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为核心,以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为抓手,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针对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中存在错综复杂的产权结构、职工安置等难题,市委、市政府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关、停、转、迁,“百企退城”攻坚行动取得重大突破。针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群众反应强烈、环保督察重点关注的企业,把搬迁作为治本之策,成立专班,细化方案,强力推进。其中,城区重污染源之一的风神轮胎股份公司已制订外迁方案,征地款2200万元已到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我市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加快危化企业搬迁步伐。焦作和兴化工有限公司拟移交的一期30余亩土地附属物已拆除到位,搬迁用地已摘牌,完成投资2000万元;维联化工搬迁项目完成投资3500万元,生产车间土建工程已完工。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其中,河南纳士科技公司、焦作贝格耐材公司均已进入破产程序,职工安置费6300万元已拨付到位,同时统筹利用土地,将两家公司的土地结合周边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统一规划开发。我市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项目,积极实施“退二进三”。对具有保存价值的工业遗产和建筑高起点谋划方案,实施保护性开发,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和创新示范点,培育城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业态。焦作电厂作为我省最早的发电厂在实施环保搬迁后,企业所在地解放区政府积极引进投资,利用原有建筑规划建设文创艺术城项目,已与保利集团、绿地集团就综合开发项目方案多次对接修改,近期将定稿。焦作华飞电子公司已将原办公楼和厂房改造为幼儿园,并开始招生。中轴集团中原轴件厂已转型为酒店。焦煤集团焦东矿就地改造成为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