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毛驴三条腿,一眼机井没有水,一亩不打半石粮,一年糠菜难顾嘴。”这句反映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村群众昔日贫穷的歌谣,诉说了改革开放前他们生活的艰辛。西滑封村这个穷得叮当响的“糠包村”,如今变成了闻名全省、全国的小康村,村民们“粮满仓”“兜满钱”,住上了16层公寓楼,过上了“乡村都市”般的新生活。
一滴水见太阳。西滑封村从“糠包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蜕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从吃不饱肚子到“粮满仓”“兜满钱”,怀川农业发生的历史巨变。
从保障粮食安全
到抓高产创建
我市人多地少,解决老百姓温饱问题,必须让有限的土地实现更多的产出。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场响彻中原、名扬全国的粮食高产创建浪潮席卷怀川,小麦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小麦单产一年一次新飞跃,成为全国小麦生产的一面旗帜。
我市小麦高产创建先后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以培育新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提升阶段。这一阶段,我市以提高粮食单产为主攻目标,通过培育“豫麦25”“豫麦41”“豫麦49”“豫麦58”“豫麦65”等具有焦作特色的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全市小麦单产的飞跃,亩产连跨400公斤、450公斤和500公斤3个台阶。
上世纪90年代,以推广小麦超高产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普及阶段。这一阶段,我市大力推行统一供种,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全面实现了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使小麦生产实现了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的历史性跨越。1999年,我市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小麦亩产千斤市。
进入新世纪,以注重高产向注重高效转变为特征的飞跃阶段。这一阶段,我市积极调整小麦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工程和优质小麦工程,成功地实现了变单一为多元、从高产到高效的战略转型。
多年高产创建,使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小麦千斤市”“全国黄河以北吨粮市”“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等多项桂冠。全市创23项粮食高产纪录,其中小麦高产纪录18项、玉米高产纪录5项,仅修武县近7年就创造了19项全国小麦高产纪录。
从单一到多元、优质
近年来,我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不断推进农业调优、调绿、调高,提高供给质量,保障有效供给,实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变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是我市农业农村出现的新变化。
变化一:从种粮食到卖种子。今年,全市小麦种子面积100.5万亩,占全市麦播面积的37%,能生产优质小麦种子4亿公斤。在怀川,经营的种子企业多达39家。
变化二:从种粮食到种优质强筋小麦、种优质果蔬和种“四大怀药”。为了调优农业,我市把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草畜、优质花生、优质林果和“四大怀药”,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做大做强优质小麦、种子、果蔬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从而提升了我市的农业核心竞争力。去年,全市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只有11.92万亩,今年已增加到24.76万亩。小麦种子面积扩大到100.5万亩,生产小麦种子4亿公斤。目前,全市种植蔬菜61.6万亩、水果13万亩、油料37.3万亩、瓜类5.3万亩、花卉1.4万亩。
变化三:从卖粮食到卖种子、卖面品、卖食品、卖产品。我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建立了面品、玉米、肉品、“四大怀药”、乳品、果蔬、调味品、饮品、林产品九大类1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其中12个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位居豫北地区第一、全省前列。去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年销售收入超650亿元。在天香面业、斯美特等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小麦转化率达90%。
从卖资源到卖品牌
我市农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战略性转变,通过向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特色的农产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多赢。
标有焦作标志的“三品一标”农产品,通过遍布城乡的电商平台卖到全国。截至目前,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133个,面积达126.3万亩,其中无公害产品68个,面积76.1万亩;绿色食品58个,面积28.3万亩;有机食品5个,面积0.3万亩;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面积21.6万亩。去年,我市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31个,其中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21个、无公害产品7个;已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有2个。
争创知名品牌在怀川渐成气候。焦作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的明仁品牌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市国家级品牌达4个。全市现有河南省著名商标71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0个。“怀山药”获“河南省区域公用品牌”荣誉称号,菡香大米等5个品牌获“河南省级特色农产品品牌”荣誉称号。修武县云台冰菊绿色种植基地、马村区华盛绿能创业基地、博爱县博爱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创业基地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
我市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武陟县作为我省第一家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县,2家企业的4个产品已获有机食品认证,今年该县又申报了2家企业的3个产品。当前,我市正在建设全省第一家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从卖资源到卖品牌,实现了我市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武陟县乔庙镇马宣寨村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菡香”系列大米先后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成为河南著名商标。菡香大米靠质量赢得市场,成了北京、上海等市场的抢手货。优质才有优价,菡香珍珠米在北京等地1公斤卖34元,有机米1公斤卖80元。去年,该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