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为,我们需要延续华夏文脉的民族梦想。
在已有“三个自信”基础上增加文化自信,意味着将我们民族的生活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滋养,获得活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自信,以及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践行。将其与现代化相融合,能够发挥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力量,不断提升我国国民文化素质和我国文化软实力。
民营经济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在第三产业当中,有着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而其在就业方面的庞大体量,又能影响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所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于增强全民的文化自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使国民不断提升团结和凝聚意识,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有效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