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建行焦作分行“智慧城市政务服务平台”上线
农行焦作分行党委班子成员 走访慰问基层员工
图片新闻
市农信办领导走访慰问一线员工
举行名医大讲堂活动
多措并举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发展
开展信用卡营销活动
宿管阿姨的育人之道是教育的一面镜子
“一招鲜”还能“吃遍天”吗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一招鲜”还能“吃遍天”吗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互联网时代,职场环境中知识技术更新快,导致不少职场人对于自己的职业前景心存担忧。有人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培养第二专长,希望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了一次调查,80.0%的受访职场人认为有必要培养多种技能。北京某高校新闻系学生韩青说:“多学一些技能,一方面不确定自己以后会用哪项谋生;另一方面,多学一些,未来的选择也多一点。”“一招鲜”还能“吃遍天”吗?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艺不压身,年轻时多学一门手艺,应该是件大好事。多一项技术,就多一个选择,对于提高个人收入和未来发展,肯定有利。

  @刚柔v:“万金油”式的学技不可取。它正应了一句俗话,“门门懂,样样瘟”。说的就是什么都会,什么都不咋样。确实,社会不断发展,技能不断更新,多学一门技能,就会多一个就业机会,应该是件好事。但是,不论什么领域,更需要顶尖技能人才。因此,与其多能,不如择一而精,一技肯定能“吃遍天”。

  @提恩畅:年轻人掌握多种技能,就业路子相对宽广是无疑的。但最好是专而后博,苦练自己的看家本领再去培养第二专长,否则贪多嚼不烂倒不如“一招鲜吃遍天”来得实惠。

  @邵武古山何氏:多几门技术,甚至能成为杂家,那是最好不过,不但证明了你勤奋肯学,同时更让自己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好高骛远也要不得,容易迷失自己,是要吃苦头的。

  @不知潇湘在何处:虽然技多不压身,但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一味求技多而不去钻研,很可能弄巧成拙,到时候反而样样都技不如人。

  @活力的试试啊:人有个一技之长总是好的,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特长成为工作中的特色。这样是不是“吃遍天”不敢说,但是总是好的。

  @庐人境: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如今社会变化发展快,“一招鲜”的想法显然落后了,再说技多不压身吗!

  @南宫卿宇:社会在发展,观念也在变化,复合型人才紧跟时代步伐,所以更吃香。年轻人应该多学一些技能,有助于提高竞争力,更好地扩大个人的发展空间。

  @益昌人:一技在手心不慌,精益求精谋稻粱。这山望着那山高,眼高手低难成钢。

  @贵贵的蒲公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要学多种技能,不仅压力大,而且容易分心,与其蜻蜓点水般学点皮毛,不如突出一项专业技能,只要技术超群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心雨zyh:虽然说“一招鲜”的风光已被弱化,虽然说技艺多了不压身,在精通专业的前提下,适当学一些也无可厚非,但是切忌贪多嚼不烂。这里挖个坑,那里挖个坑,也挖不出一口井。职场人需要在专业方面脚踏实地,精耕细作,发扬工匠精神。

  @是融化了的雪啊: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啄木鸟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实践,集中力量做好专长,只要努力到位就会有所收获、不负众望。

  【下期话题】

  艺考,是“殊途”还是“捷径”

  随着我国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普通高校开始开办艺术类相关专业。由于艺术类专业的文化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专业设立学校数量庞大,越来越多家长和考生将眼光投向艺考这条道路。“低分上好学校”,艺考似乎成了考生和家长眼中的一种“捷径”。艺考只是选拔人才的另一种途径,而将“殊途”理解为一种“捷径”对吗?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