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在安徽芜湖万科城小区,鸠江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居民刷卡分类投放,可获积分兑取相应奖品或冲抵物业费。当天,小区的很多居民就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一天合计发卡420张,全部激活。
(据中安在线)
垃圾分类有奖,不少地方已经推出,被证明是个好办法。如果说奖品、礼品并不对每个居民都有用,从而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那么冲抵物业费这一好处对所有居民来说,则是都少不了的“刚需”。
虽然垃圾分类在不断推进,但垃圾分类终究是个新事物,培养市民分类投放的意识,需要循序渐进,这当中奖惩机制不可或缺。没有刚性的约束,“相沿成习”的改变是不可能的,但一味惩戒,有可能形成反作用。毕竟,垃圾分类要以自觉的意识为基础和前提,否则就不可能持久。
因此,奖励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冲抵物业费,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激励办法,有利于调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积极性,也将加快市民“习惯成自然”这一过程,投入不多,作用明显。
本来,垃圾分类管理是造福于民之举,分类投放是市民的义务和责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少市民还缺乏文明和秩序意识,面对这样的现状,对于市民文明和规范的行为给予有吸引力的物质鼓励,以此促使更多的人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既是务实之举,也确实是现实的需要。
从“人人都是垃圾生产者”到“人人都是垃圾分类者”,以目前国人的素质,养成分类的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如果告诉市民,垃圾分类与市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再辅之以这种“有利可图”的垃圾回收模式,培养市民垃圾分类习惯的过程,无疑可以大大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