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全力打造健康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建设美丽焦作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 纪念会在京隆重举行
2019年全市“四城联创” 工作谋划汇报会召开
以干部工作的高质量 推动焦作发展的高质量
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
改变
导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开创全国家事审判新模式
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
本报记者 郭树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从1987年进入市中级法院的第一天起,默默耕耘,在民事审判岗位上摸索总结出“李玉香调解20法”“五心工作法”,并在全省法院推广,李玉香始终不变一颗初心:为了群众,和谐社会;

  从一名普通法官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成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到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她始终秉承一个永恒主题:化解矛盾,防范风险;

  从全国第一个以基层法官命名的工作室——李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成立,到刚刚获得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奖牌,并被全国妇联授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称号,她和她的团队始终追寻一种创新动力:关口前移,家事零诉。

  一颗不变初心,一个永恒主题,一种创新动力,被称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焦作司法实践的李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在我市、全省乃至全国正被复制、嫁接、延伸,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开创了全国家事审判新模式。

  一颗不变初心——

  为了群众,和谐社会

  近日,记者走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大楼三楼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的审判庭,李玉香和她的团队正在审理一起离婚案。

  这个审判庭与其他法庭不同,粉色墙壁,木质地板,精致绿植,温馨明快。国徽下不是审判席、原告席和被告席,而是一张椭圆形长桌,法官坐在桌子一侧,对面是原、被告的位置。因为是离婚案,这次原、被告面前放置的是“丈夫”“妻子”的牌子,“丈夫”“妻子”的座椅紧挨着。即便都对一审结果有意见,却看不见离婚案审理时常见的争吵,倒像是好合好散的协商。

  李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于2016年4月19日正式挂牌,由一名主审法官、两名审判员、两名有经验的人民调解员和一名书记员组成,专门审理离婚、“三养”(赡养、抚养、扶养)、继承、家庭析产、收养关系、亲子关系、家暴遗弃、干涉婚姻自由、侵犯未成年人教育成长权利、家庭成员之间债务等10余类因家庭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件。在工作室的硬件投入上,该院下足功夫:温暖的灯光,悦目的色调,舒适的沙发,私密的空间,无声无息中散发着“家”的味道;传统文化启蒙书籍的书架,“家和万事兴”的条幅,让家庭伦理潜移默化;家事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儿童探视中心等专门场所,让当事人更多地感受到家事审判特有的司法柔性。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专断家务事。审结一起案件不易,修复亲情更难,李玉香和她的团队偏偏知难而上。为调解一起离婚案,她给当事人打了30多个电话,对方就是不接。她又登门做工作,连续五次吃闭门羹也没有放弃,终于感动了当事人,夫妻破镜重圆后感慨道:“李大姐把俺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操心。”

  实行家事审判专业化,使市中级法院很快尝到甜头。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受理家事案件568件,审结566件,以调撤方式结案463件,调撤率达81.8%。

  一个永恒主题

  ——化解矛盾,防范风险

  “这日子不能过了。”28岁的史某第一次走进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时态度坚决,非要和丈夫敬某离婚。李玉香和她的团队从双方的孩子入手,劝导双方履行夫妻互帮互助的义务,创造有利于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还对史某、敬某进行心理测试和疏导,帮助双方消除心理阴影,树立起重塑家庭关系的信心。最终,该案以史某同意撤诉结案,一起婚姻危机顺利化解。

  到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观摩学习的外地法官这样评述:以前关注的是“为什么要离”“孩子归谁”“财产怎么分”,现在关注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再考虑下能不能不离”“化解矛盾、防范风险始终是法律调解的永恒主题”。

  李某于1968年出生在中站区,1982年被过继给其在陕西的舅舅,母亲沈某1996年再婚。2017年,生病后卧床不起的沈某将李某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其履行赡养义务。随后,结合案件实际情况,李玉香和当事人沟通了好几次,不断做李某的思想工作。最终,李某接受了她的建议,每月支付赡养费50元,承担母亲医疗费的六分之一。

  “我们调解赡养类案件的基本原则是化解矛盾、防范风险。”李玉香说,“如果只拿冷冰冰的法律条文去解决这些家庭矛盾,不利于矛盾的根本解决。”

  前不久,经过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的不懈努力,一份特殊的调解协议在河南省女子监狱达成。家事调解因地制宜,狱中平息离婚纠纷,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做到了对风险早介入、早化解。通过帮助征迁群众化解家事矛盾、修复家庭创伤,助力焦作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工作,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发挥过特殊作用。

  这种特殊作用还在涉外婚姻中得到发挥。去年7月13日,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就一起澳大利亚联邦法院的一个离婚判决作出效力承认裁定。此案是近年来我市首例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效力案件,为今后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外人员经济社会往来提供了法律保障,一时间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一种创新动力

  ——关口前移,家事零诉

  2017年4月,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在山阳区艺新街道成丰路社区成立。这是引领全市法院关口前移、家事零诉的生动实践。

  2017年5月26日,家住解放路四号院一号楼的王某到艺新街道家事调解中心反映,楼上刘某家漏水将他家的物品浸湿,要求刘某赔偿损失。李玉香和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多方联系刘某,现场查看漏水原因,耐心开导,几次调解,使刘某主动表示承担楼顶防漏维修费用,王某也不再坚持让刘某赔偿损失,双方共同将楼顶修好,握手言和。

  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成立至今,共诉外调处家事案件136起,化解邻里纠纷75起,调解成功率达91%,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去年以来,成丰路社区没有发生一起因离婚、赡养、抚养问题到法院诉讼的案件,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关口前移、家事零诉,初见成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成丰路社区的试点,市中级法院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成丰路社区的家事调解工作室(站)工作模式。全市各社区43个调解工作室(站)在两级法院的主导下,从律师、退休教师、心理辅导师、志愿者中选聘了382名调解员。同时,我市10个基层法院以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为引领,全部组建了以各自优秀法官名字命名的家事审判工作室,从员额法官中挑选政治过硬、思想品德高尚、热心和善于做家事调解工作的法官特别是女法官担任主审法官,如博爱县法院的李云霞家事审判工作室、修武县法院的杜洁家事审判工作室、山阳区法院的冯爱萍家事审判工作室、沁阳市法院的杨华家事审判工作室、孟州市法院的姚红霞家事审判工作室等,从而形成了中级法院、基层法院、社区三级家事调解工作室(站)工作模式,蹚出了全国家事审判新路径。

  而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也在市中级法院党组的支持下,进一步建立完善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离婚证明书、离婚冷静期通知、心理咨询师适度干预、人身安全保护令、上诉预上报等一系列家事审判制度。3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家事案件调撤率逐步上升、上诉率不断下降,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红利”不断显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