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清洁工到城市美容师
老劳模的新发明
免费公厕好温馨
光影驿站
2009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劳模的新发明

作者: 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月12日,市工字路上一名环卫工人正在做保洁,他右手拿扫帚,左手拿一个用编织袋做成的垃圾收纳容器,不用弯腰就把地上的垃圾轻松地清理走。这个用编织袋做成的垃圾收纳容器,因为要不时地在地上戳来戳去,被业内称为环卫工的“探雷器”。

  “别小看这个袋子,对环卫工人来说非常实用。”这个垃圾收纳容器的发明者就是我市环卫界颇有名气的老环卫工人赵晓枝。她在环卫一线奋战了33年,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用来盛垃圾的铁簸箕也算是奢侈品。因铁簸箕比较沉,长时间拿着人会很累,风大的时候,扫起来的垃圾很容易被刮走。”赵晓枝说,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她就和同事们研究用粗铁丝做一固定形状把编织袋的口撑开,再安装上轻便的手持把手,一个经济实用的保洁神器就做成了。

  这虽然是一个极小的发明,但在节约资金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这一发明是我们首创,后来被全国多地环保工人推广使用。”赵晓枝自豪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