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虽小,却是城市基础建设和文明发展的一篇“大文章”。公厕的建设和管理不仅反映一座城市的精细化服务水平,还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为改善市民的如厕环境,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2018年,市委、市政府以推进“四城联创”为抓手,将城区公厕的改造提升工作纳入民生实事,并拿出1200万元专项资金给予支持。新建和改造的58座环卫公厕,全部设置有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节能节水设施、微信公厕地图,并对接全省公厕云平台。
“跟原来相比,这座改造完的公厕变化太大了。”家住市山阳路东风花园的市民李国民深刻感受到环卫设施提升带来的好处。李国民所说的是市解放路与山阳路交叉口游园内的环卫公厕。自这座公厕改造升级后,已大变样了,洗手台上摆放着绿植,儿童专用洗手池、小便池以及入口处设置的药箱、手机充电台等,处处彰显了人性化、便捷化,而这只是我市公厕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我市制订《城区沿街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实施方案》,市城管局积极引导沿街110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公厕免费对外开放,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如厕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市新建的公厕基本上都设置了“第三卫生间”,在马桶旁安装不锈钢扶手,墙边配置婴儿护理台,供老人、残障人士、携带婴幼儿者使用,对这种贴心举措,获得市民、游客一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