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海波:在执行工作中收获精彩
手握“两大法宝” 破解“案台高筑”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海波:在执行工作中收获精彩
本报记者 郭嘉莉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站区法院执行干警李海波。 郭 玲 摄
 
   

  “办理执行案件要心系当事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尽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站区法院执行干警李海波说。作为一名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时期加入执行队伍的“新兵”来说,李海波的执行工作成绩是丰硕的。

  2015年9月,李海波考入中站区法院,此后一直在执行局工作。工作以来,他凭着极强的工作责任心,成为该院执行局办案数量名列前茅的干警,2018年共办案130余起。

  干一行、爱一行,在李海波身上得以充分体现。从各种执行法律法规到执行实践技巧,李海波向书本学习,也向老干警学习。面对任务艰巨的执行攻坚工作,容不得李海波慢慢学习、慢慢适应。在学习中执行、在执行中学习,下苦功夫、刻苦钻研,成了他掌握执行工作要领的秘诀。

  李海波曾四赴北京,成功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为申请人挽回经济损失390万余元,救活一家民营企业。

  被执行人王某因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通过朋友与焦作某企业负责人郝某相识。2014年6月11日,王某向郝某借款280万元,约定利息为月息25‰,借款期限3个月。然而,借款到期后,郝某多次要求王某还款,王某总以资金紧张为由,不予归还。2015年12月,中站区法院经过审理,判决王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归还借款280万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王某以没有经济能力偿还为由,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案件随之进入执行阶段。

  为了尽快掌握王某的实际情况,李海波第一次赶赴北京,一待就是一个礼拜。“北京大,银行分散,车管所又比较偏,查起财产来比较麻烦。”李海波告诉记者,光银行就要跑十几家,一家一家挨着找,除了要看被执行人的账号和余额外,还要深挖银行流水、详细资料等信息,比较耽误时间,一天能跑一家银行就很不错了。

  简简单单的“查账户”三个字,要花费的精力却很多。李海波说,大部分银行都没有开辟专门的司法通道,有时候需要办案人员排队等候,人少的时候还好说,如果排队的人多就要和银行领导进行协商,希望可以优先办理。

  在北京查银行账户时,李海波就遇到了麻烦。李海波和同事到达北京某银行时,大厅里坐满了人,为了节约时间,李海波找到前台:“你好,我是焦作市中站区法院的执行干警,这是我的证件和相关手续,现在有一起执行案件需要进行账户查询,麻烦让我们优先办理。”“对不起,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能插队,请您到那边排队。”银行工作人员回答。于是,李海波找到该银行的大堂经理,大堂经理的回答一样:“银行有内部规定,不排队不受理相关业务。”考虑到案件的重要性,李海波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法律规定银行应优先办理法院对公业务,银行内部规定不能对抗法律规定,我请你们配合我们的工作,否则我们有权向你们开出罚单。”之后,李海波顺利进行了账户查控。

  第一趟北京行,李海波收获满满,共查封了王某3套房产、1辆汽车,扣划存款40万余元。虽然战果累累,但40万余元的存款距离280万元的本金还相差甚远,于是,李海波开启了第二趟北京行。

  李海波知道王某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房产,到北京见到王某后,他不断给王某施压:“你要是还不履行,我们就要对你的房产进行评估拍卖。”同时,李海波对王某名下的财产进行了再一次查控,又扣划存款30万余元。

  全面掌握了王某的财产情况和心理动态后,李海波又奔赴北京两次,主要是给王某下最后通牒,希望以评估拍卖王某的房产为由,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最终,慑于法律的威严,王某答应偿还借款。去年10月12日,王某将剩余欠款及利息共计315万元汇入中站区法院执行账户。

  拿到执行款的郝某感动地说:“我都已经作好破产准备了,没想到这救命钱能全部执行回来,这下我的厂又活过来了。”

  “海波在办案过程中非常讲究方法,工作细心、耐心,执行效率高,赢得了当事人的认可,办案效果很好。”该院执行局局长付健对李海波赞不绝口。

  李海波办理执行案件时,斗智斗勇,用“软”招也用“硬”招。李海波给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高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时,该被执行人的厂房大门紧锁,给其打电话时,高某支支吾吾,说自己不在厂里。感觉到异样后,李海波又换了个电话联系高某,高某仍说自己不在厂里。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李海波,高某绝对在撒谎。绕着厂区转了一圈后,李海波发现一个垃圾堆处有一个小坡,于是,他顺着小坡跳到了厂区内,在一间办公室里找到了高某。最终,高某履行了法律义务。

  执行中,李海波坚持恩威并施,他说:“对于被执行人,机会要给,压力也要给。被执行人要是表示愿意配合,就给机会让他与申请人和解,但这个机会是有条件的,如果被执行人光说却没有实际行动,就要把强制执行的压力传给他,让其明白法律的威严。简单说,就是‘棒’和‘糖’相结合,缺一不可。”

  3年执行路,李海波用理想、激情、担当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3年执行路,充满艰辛与磨炼,其中滋味,也许只有李海波懂得。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他在新时代执行工作中,付出了努力,赢得了赞誉,收获了精彩。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