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路小学家长委员会反映:“节假日期间,适合学生参与的文化活动太少了。”
县教育局、县文广新局回复:“已增加县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开放时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暑假期间免费开设书法、体育、美术等培训班,县文化馆将组织开展多场暑期广场文化演出活动。”
第二实验中学家长委员会反映:“为民路与学校围墙之间有部分空地闲置,有家户开荒种植蔬菜、树木,不仅破坏整个城市环境,也不便于清扫、管理。”
县住建局回复:“目前道路正在施工,计划在修建两侧绿化带时一并改建。”
家长反映问题——家委会收集整理——县党建家长“暖心工程”工作委员会分解下发任务——责任单位处理并及时反馈,这是修武县实施家长暖心工程的一个缩影。修武县践行民心导向,将温暖触手延伸到家长群体,成立家长委员会,搭建起顺畅的沟通平台,直面问题,跟踪问效,营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成长呵护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真正把温暖送到家长的心坎上,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注入一剂强心针。2018年以来,各级家委会共收集与学生切实相关的问题1512条,经过逐级分解协调,截至目前,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
“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收集家长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论问题大小,都会照单全收。根据责任不同进行任务分解后,我们会以正式文件通知的形式下发给相关部门,要求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妥善处理。”该县党建家长“暖心工程”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县推出了“快乐家务”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反哺教育”工程、“公益托管课堂”、“音乐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在校生定期体检机制、校园暴力欺凌严惩机制和贫困救助计划等12项暖心系列活动,温暖效应在宁城大地持续释放。
张红梅是修武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家长,作为家长暖心工程受益群体之一,她感触颇深。在不久前举行的“快乐家务”座谈会上,她动情地说:“‘快乐家务’活动开展3年来,我见证了女儿一点一滴的变化,小学四年级的她能够把房间收拾得整齐利索,也学会了洗衣服和做饭。”
找准小切口,实现大突破。“反哺教育”以孩子为纽带,通过孩子给家长“挑刺儿”,解决了针对三观已经“定型”的成年人进行的文明素质教育难题,形成了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家庭教育氛围。
“公益托管课堂”在寒暑假期间,每天为50多个孩子免费提供第二课堂,开设作文、语言、舞蹈等特色教育,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孩子的托管问题。
暖流还在汇聚,各成员单位纷纷行动起来。
县教育局分批分次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咨询知识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亲子电影展”活动,举办首届修武县家长暖心工程“新父母好家长”演讲比赛,为53名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活动。
县卫生计生委对全县11所中学、58所小学的2729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县民政局将2056名困难学生家长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29.7万元。对154名困难学生家长实施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0.7万元。对18名因火灾、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4.8万元。
县妇联发挥“幸福家”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中心的作用,为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发放助学金,携手焦作乐助公益团队到七贤镇崔庄小学为53名贫困儿童发放爱心包裹。与“暖流计划弘爱助学金”公益项目工作人员深入西村乡,为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儿童发放助学金。
县文明办牵头开展网吧集中整治,网络、手机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整治,净化荧屏声频行动,“扫黄打非·护苗2018”专项行动,校园周边“三无”产品清查行动等,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